金溪•浒湾•浒湾村—风俗志

浒湾村

2021-02-25
古村落家园 0   |   1


古村落家园

历史沿革

浒湾村原名金冠里,旧有金官渡、义济渡和杨柳渡之称,于南宋中、早期形成集市,进而形成村落,距今有上千年历史。原名金冠里,意为金溪乡里之冠。许文焕大约于南宋中早期从抚州郡大臣巷迁金官渡,此湾因之渐称许湾。

 

历三世而分支,列派则自我清卿公始,克敦忠厚,垂训有方,赒人之急,扶人之危,岁有凶荒,施粥以赈之;行人病涉,造舟以济之。风以仁里,渡号金官,而湾遂以许名。”(《许湾许氏八修宗谱》,1993年)。可见,浒湾是由许姓开基,因风行仁义,造舟渡人,故此地得名许湾。明初,因境内发达的抚河水系,以舟楫辐辏而集市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市。

 

非遗文化财产

浒湾村雕版印刷手工技艺

旧版《词源》及民国初年初中地理课本江西省一节中,均有“浒湾男女善于刻字印书”的记载。据说在书铺街鼎盛时期,刻字匠人达六、七百人,加上印刷工人等,浒湾书业从业人员多达一千余人。刻字匠除本地人外,较多是湖北、福建来的,据说还有不少女工匠。

 

赣东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之说,“金溪书”,即为浒湾镇的木刻印书。明末清初,金溪县浒湾的雕版印书业逐渐兴旺,到清朝乾嘉时期,印书作坊林立,60多家印书作坊、铺栈集中于浒湾的两条相邻街巷中,时人称为前书铺街与后书铺街。

image.png

现在雕版刻字工艺基本失传,但印刷技艺仍保存在活字印谱工艺中。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术传承人王嘉泉先生仍住浒湾,他是忠信堂的第七代传人,印过雕板和石印,现会丝网制板印刷(漏印)技术,主要是使用铅活字帮人印谱。

 

民间的活字印刷与雕板印刷无异,只是不刻呆板,用一活字框盘取代之。框盘中排列一个个木刻的如同印章的方块反字(亦可用铅铸活字代替),再按老法蘸墨汁刷印即成。如今书铺街已没有印书售书店铺,原来店屋破旧不堪,人去楼空,留下斑驳的青石街巷与地面石道上深深的车辙印迹。

image.png

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是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金溪油面生产地在浒湾,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产基地。

 

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以及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

image.png

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

 

浒湾油面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可谓老少皆宜。

发展建议

大力宣传和加强古村居民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意识、合理引导群众转移、控制古村居民在保护区内建房。加强对村落的合理利用,促进村落经济发展。加强文物管理队伍建设,对古村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增强古村居民自觉主动保护古村的意识。

在这里向支持古村考察工作的抚州各县区建设系统领导致以诚挚谢意!

 

金溪乡里之冠

你来或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