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视角】传统村落“整体活化”理路分析(三)

乡村规划

2021-02-25
王美 陈兴贵 0   |   1


 

原创 王美 陈兴贵

image.png

三、传统村落整体活化的路径选择

基于传统村落整体活化的内容体系,其整体活化应以村民活化为出发点,通过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活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推动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形态的融合,提升农业效益,夯实村落经济基础; 恢复传统手工业和发展新兴产业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借助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突显村落的经济价值;以生产景观和建筑景观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村民能够安居乐业;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推进传统村落文化的整体活化,突显传统村落的文化魅力和特色; 通过构建村民共建共享共治机制,为村落整体活化提供组织保障。

() 满足村民的多样化心理感知

村民“活化”应重视培育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意识到村落是“祖辈的遗产”、每个人都有责任传承和保护这份遗产、保护村落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进而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村落保护、文化传承、资源利用和生态维护。从“村民本位”原则出发,村民“活化”的关键在于改善村落的物质、经济、文化、制度、教育、环境等条件,使村民有充分的幸福感、获得感、集体感、归属感、安全感、信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改善村落环境卫生、生产条件、居住空间、信息通讯、交通设施等,营造宜居环境,使村民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通过振兴传统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使村民有获得感;恢复多样化的基层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利用社会组织的凝聚、整合和互助等功能,重构新型村落共同体,和睦邻里和亲属关系,增强村民的集体感; 改善教育条件,为年轻人解除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使村民及其后代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村民文化素质,让村民能够安居村落,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改革医疗、养老等福利制度,重构村落集体制,有针对性地采取保障措施,解决村民民生问题,使村民获得安全感; 依据相关法律和制度,灵活解决村民住房和土地产权问题,最大限度地使村民获得实惠,增强村民的信任感。最后,通过举办文化和职业培训,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增强参与决策能力,提升自我独立发展意识,提高村民综合素质,继续发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勤劳苦干的精神,养成自觉服务社会或村落公益事业的行动习惯,有意识地培养本地民间正能量,逐步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技术、能力强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村落活化的“领头人”。

() 推动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形态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大势所趋。现代农业的功能更加多样和复杂,除了供给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外,还要承担起文化遗产保护、农耕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功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活化的关键是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产业的价值,衍生出更大的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路径: 利用传统农耕知识种植有机农作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扩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构建“农业+”假日、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旅游等新型农业形态,构建融“吃、住、行、游、娱、购、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为外来人员提供体验乡村生活、养生养老、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劳作体验、科普教育等多样化服务;采取“农户+ 基地+ 公司”的经营模式,构建高效快捷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流通渠道,使农产品顺利走入市场,让农民获得经济收益,增强农业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耕文化符号附加于相应的农产品中,增强村落的本质属性和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农产品的社会文化内涵,使农产品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产品,而是超越物质形式本身,转变为具有丰富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的文化产品,进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奠定基础;借助“农民丰收节”等传统节日庆典,展示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促进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紧扣文旅融合、旅游扶贫、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等热点和趋势,将农作物产品、农副产品、饮食产品转化为手工艺品、文化产品或旅游产品,借助居民与游客的互动进入旅游市场,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 盘活村落生计经济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传统村落的经济活化既要振兴农业,还要恢复传统服务业,也要发展新兴产业。传统村落经济活化的关键在于,激发传统农副产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的活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编织、酿酒、制茶、餐饮、食物加工、农具锻造、棉纺织、中药材加工、中西药铺、理发店、陶瓷器制作、木匠、泥瓦匠、零售店、银器加工、流动摊贩等服务业,致力于生产日用产品,满足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交换,满足更广阔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进而盘活村落的生计经济。

在现代社会里,人的需求极为多样化,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访友探亲、医疗教育、通信咨询、旅游探险等方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保障需求。因此,传统村落活化应引入现代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在维持村落本质属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利用各种自然和文化资源,采用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引导现代消费模式,让村落恢复经济活力;坚持精准发力的原则,通过实践调研等科学民主的方式,挖掘和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政府要落实乡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相关的支持保护制度;依托现代科技,不断促进乡村产业实现科技化,发展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扩大对外开放,催生可持续的产业链条,健全传统村落的经济功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借助旅游的经济效益推进整体活化进程

现阶段,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旅游活化备受关注,相关成果也极为丰富。基于现有成果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应在保持乡村本色,杜绝全体农民“商人化”的前提下,突出村落文化主题,实现差异化发展,构建“研学游”一体化平台,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传统村落旅游活化不能把村民都变成导游或酒店老板,抛弃农业及农副产业,完全去从事与旅游直接关联的职业;绝大多数村民应将重心放在农业及农副产业的发展,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村民可以通过农产品、劳动力投入、土地资源入股、房屋租赁、餐饮服务、导游服务、旅游演艺等方式参与旅游。旅游发展也不能将农村建成标准化的城镇,以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取代传统民居建筑,用现代的生活设施全部取代传统的生活用具,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乡风民俗、乡土气息和历史韵味。传统村落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村民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决定了其旅游发展切忌“一刀切”模式,不能盲目跟风、照搬其他村落的成功模式和模仿城市旅游设施建设,应建立在充分挖掘村落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历史积淀和优势文化资源,明确村落的类型和性质,凝练村落主题文化,围绕主题文化设计旅游发展规划,在发展模式、景点打造、经营理念、产品开发、营销手段、服务活动等方面体现出与一般乡村旅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实现错位发展。传统村落旅游活化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除借助广告、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网站、数据库、微视频、抖音等媒介外,还应构建“研学游”一体化平台,支持区域内高等院校、中小学和行业协会在村中建立农业科普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非遗传承基地、农耕文化体验馆等平台,充分利用他们的组织动员能力、科研能力、学术人脉、师生群体、人际关系等优势,定期开展文学采风、摄影摄像、书法艺术、戏曲表演、实习实践、社会调查、自愿服务等活动,扩大村落知名度,为旅游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 打造人文与自然相互糅合的立体复合景观

生产景观、建筑景观、自然景观是传统村落人文与自然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基础。上述三种景观是传统村落最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其整体活化可以营造乡土田园风光,打造传统村落整体风貌,最终构建人文与自然相互糅合的立体复合景观。

生产景观活化应着眼于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和创新使用,对现有水田、旱地、荒地、公共用地进行适当改造,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分片区规模化种植多种农作物、经济果木,建设蔬菜基地、花卉园圃,呈现出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绚丽多姿的田园风光,以通达、整洁、方便、安全为标准,修复田埂、沟渠、田间小路,定期清除田间地里的生产生活垃圾,呈现出井然有序、清洁干净、方便安全的田园景象,吸引城市人利用节假日开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普等活动,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营造热闹繁忙的播耕和收获情景,使村落成为休闲娱乐、亲近自然、体验乡愁、追忆童年的理想之地。

建筑景观活化应在保护建筑风貌、整体格局和内部结构的前提下,改造住房功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饮水、沐浴、洗漱、厨房、厕所、用电、排水、娱乐等设施,调动村民积极性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利用好房前院后的空地,种植奇花异草、蔬菜瓜果,打造绿色、舒适、方便、安全的“宜居绿色家园”。部分保存完好、规模较大、设施完备、安全舒适的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可以适度用来发展民宿,满足外来人员的住宿需求,为建筑主人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新建民居建筑应统一规划和设计,在外观上与传统建筑保持一致,使传统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与城镇有明显差异的建筑景观效果。建筑景观活化还要关注名人故居的历史和故事,利用名人轶事赋予建筑厚重的人文气息,利用建筑空间展示主人的生命历程、丰功伟绩和趣闻轶事。

自然景观活化应从村落具体地形地貌出发,在维护山地生态格局的基础上,通过水系景观的提升、村落空间格局的彰显,形成山、水、村落一体的复合空间形态; 应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遵循山水特点,修整道路系统,清理生产生活垃圾,配置安全护栏,杜绝过度人为改造,将原生态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可观赏、可游览的旅游景点;全力发掘特色自然景观,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着力发掘自然景观隐含的历史渊源、传说故事,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不能孤立地打造自然景观,应突出“山、水、田、村”自然特色与“民风民俗”人文特色的糅合,既要关注景观中“物”的保存,也要关注村落中的“人”,将多种景观要素进行整合,共同打造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立体式复合景观。

() 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推进村落文化的整体活化

在传统村落的诸多文化要素中,农耕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是彰显村落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符号。农耕文化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技术、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农业形态、农业文化遗产、节庆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地方民俗、民间艺术、涉农诗词歌赋等等。上述农耕文化形式和内容,至今仍然以多种形式或隐或显地存留于日常农事生产和生活中,为传统村落的文化活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农耕文化活化应注重各种农耕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阐释。首先,借助文献和田野考察,辑录民歌、舞蹈、谚语、俗语、信仰、节庆等民俗中隐含的农业、种籽、农具等农业起源信息;以“深描民族志”方式阐释选种、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作物收割与存储、虫害防治、土地管理、气候时令、劳动分工、农具制作与使用等技术知识。其次,从主位视角,阐释水稻、玉米、荞、马铃薯、青稞、大豆等农作物分类、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加工储存方式等本土观点。最后,收集整理尚存的古梯田、古栈道、古堰塘、古河道、古水渠、古井等物质文化遗存,阐释其历史故事、制造原理、功能作用,以影像、图画、文本等形式将其记录和保存下来,借助大众媒体和现场展示,延续村落的历史印迹和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农耕文化中蕴含的艰苦朴素、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精益求精、物尽其用等观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传习生产技术、手工工艺、制造技艺等,创造民居建筑、农田水利、农副产品、生活用具等物质产品,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利用农耕文化孕育的团结互助、互帮互促、乡规民约等制度文化,组建多样化的村落自组织,提升村民凝聚力,建构村落共同体;把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戏剧、娱乐游戏等进行创新性转化,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等演艺产业,调剂人们的生活节奏,协调人际关系,缓解劳动疲劳,服务旅游发展,营造节日庆典氛围,加强文化交流。

() 构建村民高度参与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

中国历史时期的乡村社会形成了完备有效的治理机制。近现代以来,传统乡村治理模式日益退化,村落共同体日趋解体,村民凝聚力下降,削弱了村落自我更新能力。因此,重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型治理机制是传统村落活化的重要内容。治理机制活化应立足于村落的历史属性,挖掘传统治理经验和智慧,发挥乡贤名人的精神激励作用,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新型农民,利用自组织提升村民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现代乡村治理的新要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村落治理机制。

传统村落参与机制的活化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成立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明确责任与义务,涉及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大规划、方案或设计,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赋予村民自主发展权力,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发展项目,应由村民参与设计规划,自主制定分配模式和方案,政府和企业只提出参考意见,协助平衡相关利益关系,不能“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遵循“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由村民自主组织开展相关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和外来力量不过度干涉; 组建村民自查自纠监督组织,强化舆论监督作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组建村民合作社,集体参与旅游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意愿;组织村民参与村落环境卫生整治,构建村民共建共享共治模式; 村民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努力贡献地方性知识和人力资源,协同相关主体,共同出谋划策,直接或间接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获得相应利益; 充分发挥村落基层领导、乡土知识分子、新乡贤的引领作用,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自发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防止出现“不接地气”的形式主义,避免对传统村落造成新一轮的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的活化一定是整体性的活化,只有整体活化才能维持村落作为生产生活综合性空间的属性,才能保证村落的永续发展。整体活化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强调一种整体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整体活化不等于同步活化、同时活化、全部活化,其实施步骤可以有先后、有主次、有缓急,但在实施每一个环节、开展每一项工作时,都应做系统思考、整体考虑、通盘策划和兼顾统筹,将相关要素纳入参照体系,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不能顾此失彼。整体活化需要在活化规划中体现整体思维,在实践中通过关键要素的活化,带动其他要素的活化,最终实现多种要素的协同发展。传统村落整体活化不仅关注村落本身及其构成要素的整体性,也要兼顾村落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activ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dual objective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Holistic activation for maintain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as a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and a must for maintaining the holistic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and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holistic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ti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should focus on the seven dimensions of villagersagricultureeconomytourismlandscapeculture and mechanism in order to build a highly integratedcomprehensive and organic system of holistic activationThe activation of seven dimensions will help cultivate the endogenous powermaintain the essence ofagriculture”,consolidate the material foundationhighlight cultural charmbuild a livable environmentenhance economic valueimprove governance mechanismmake traditional villages grow with new vitalitycomprehensively resume production and life activitiesand continue to provide people with ric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holistic activation; theory; practice

 

【作者简介】王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专项项目“南方少数民族农耕地方性知识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2018VJX055) 阶段成果。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编辑 :王东昕 李春亭 吴鹏 贾淑凤

编辑助理: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