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村落】洪琴村 萌坑村

洪琴村 萌坑村

2021-02-25
歙县论坛 0   |   1

歙县论坛

古村的概况

黄山市歙县霞坑镇洪琴村萌坑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image.png

萌坑村有98户,340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蚕桑、菊花及外出务工为主。常住人口200多人。萌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内古石板路、古井、古民居比比旨是。如今全村还保存完好有600多幅徽州墙头壁画,多画在老宅门楼、墙角、窗檐、墙壁上,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要内容,以工笔带写意为技法,远到明清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近到解放、文革前后,还有一些是近几年新增的,被誉为“徽州墙头壁画古村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萌坑村,北与绩溪交接,是一个很有潜质的自然风光旅游摄影景区,离徽州古城33公里,距杭徽线3.5公里,交通便利。境内有着独特的山区地貌,变化莫测的云海,连绵起伏的山峦,精美细致的墙头壁画,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自然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歙县的版图上,萌坑村只能算是一个小山村。古人建村都讲究风水,整个小山村就像坐在靠背椅上,后面靠山,前面开阔,一条S形小溪将村子一分为二,像个天然的八卦图。

image.png

萌坑村,据说铁拐李曾留下勉励的话:“萌坑源,萌坑源,代代儿孙中状元”。萌坑村是由两个小村组成,一个村叫前山,是萌坑人最早定居的地方,现在以淩姓为主。相传淩姓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在元末明初,中原地区兵乱、水旱、蝗疫相继而至,百姓非亡即逃,萌坑凌氏的先祖,一路向南,行至萌坑,坐在三棵千年古松(因2017年的松毛已枯死)下梦见子孙后代代代出状元,醒来决定定居此地。

 

还有一个自然村有一个恐怖的名字,叫大墓村,是吴姓居住的地方。萌坑吴氏是左台后裔,为丰溪派,八十六世庆童公元末自歙县昌溪村迁往萌坑村。大墓村后面那座山,像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墓,金字塔后面紧靠的山形构成一把大大的椅子,两边的山就像两把扶手,村名因地形而得。

 

古村的特色

墙头壁画:漫步萌坑村,视线会被太多的墙头壁画弄的转不过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是壁画,不只是门楼、窗檐上下有,连客厅、厨房、寝室甚至婚床上都随处可见,而且极富思想价值。如古代二十孝中的《扼虎救子》、《孝感动天》、《百里负米》等历史故事等。除了年代百年以上的壁画出现掉色、褪色或隐色以外,萌坑村大部分壁画都还熠熠生辉。在村民凌寿禄和凌平安家,“教五子”和“西厢记”等以儒家思想文化以及伦理为画意的人物壁画透射出历史文化的光芒;而在凌齐煜家的墙头壁画上,则留有文革期间非常明显的痕迹,受当时“破四旧”流毒的影响,其壁画的内容只有了山水和花鸟,文革前和文革后的墙头壁画的历史刻痕在壁画艺术中体现得“泾渭分明”。

 

image.png

 

image.png

 

红色故事:一九四八年四月,国民党伪保四团向当时驻于萌坑村的游击根据地棉溪、岔口一带大举围剿,在反围剿斗争中,隐居在萌坑新四军皖浙支队奉命牵制敌军的任务,于是向国民军老巢歙县推进。四月二十九日,国民党保二、四团和县自卫大队等几个团的兵力分三路深夜偷袭,凌晨向新四军发动全面冲锋,新四军奉命反击,打退敌人几次进攻,国民军惊慌失措,竟炮轰民房,新四军为保护萌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西北方向上山坚持战斗,并派出组织追击敌军,国民军被打死二十余人,见势不对,争抢百姓财物向南窜去。这次战斗中新四军牺牲八人,村民将他们葬于村北,萌坑村因而也成了歙县有名的烈士村。

image.png

古道悠悠:萌坑古道是歙南人到芜湖宣城,绩溪旌德做生意挑粮食的必经之道,更是绩溪、旌德徽商经深度乘船到上海、江浙做生意的必经之道,是徽商古道。古徽州的交通主要是新安江水路,食用盐主要靠水路运到深渡,由水路经萌坑运往绩溪,而歙县南乡的食用大米主要来自绩溪、旌德。当时很多挑夫,从南乡挑一担盐到绩溪,然后从绩溪挑一担米回南乡,赚头不小。相传,当时中途的绩溪县衙对歙县南乡的税收很高,最高时高达五成,有挑夫不堪重负者,轻者关压几天,重者被打遍体鳞伤。为此,萌坑吴家向昌溪祖祠求援。经探查,时任绩溪县令老婆满脸麻子,每逢十五必要去一个庙里烧香拜佛。掌握情况后,一天,吴家派出十来名青壮年,扮作卖小猪的商人在庙门口等候。果然不出所料,县长的老婆如期出现。吴家后生三下五除二,将县长老婆装进猪篮里抬了就跑。县长最后下文免收南乡的盐、粮税才放了县令老婆,从那以后,南乡人来往于绩溪歙县从不纳税。因此,当时的萌坑村及岭头客栈林立,商铺毗邻,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条古道上车马不断,一片兴旺景象。

image.png

奇特地貌:萌坑岭头一处悬崖绝壁,当地人称它为石壁墙,该悬崖绝壁长几十丈,高十几丈,正面的石崖就像是巨灵神的开山斧劈出来的一样,从上到下直刷刷的,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石壁墙脚的岩石缝上还有一股长年不干的泉水,当地人都说是石壁墙墙顶上观音的“送子水”。

 

古村的建筑

华玉堂:该宅位于萌坑村前山自然村,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坐东朝西,三进三开间,有楼,通面阔9.9米,通进深23.9米,大门有门罩,上有精美的砖雕,可惜部分被破坏,二楼小窗窗沿亦有精美砖雕。前有小院,上下堂有厢房,内有精细木雕,如木雕狮子斜撑。华玉堂是萌坑最美的古建筑,是房子的主人在京城做生意时,凭着徽州人聪明才智,与朝廷的一位王爷相交甚好,那些想巴结王爷的人都认准他家的字号店买礼品送给王爷,王爷吃不完,又把别人送的礼品重新拿回再卖,一来一去,财源滚滚来。徽州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外发了财,都想光宗耀祖,都要回家大兴土木,这位萌坑人也不例外,回家做了这么一幢在徽州数一数二的房子。

image.png

崇礼堂:崇礼堂位于萌坑村村中间,建于民国,坐东朝西,二进三开间,有楼,通面阔10.1米,通进深12.6米。有厢房,砖木结构,内有较精致的砖木雕。大门有门罩,门罩有砖雕,部分砖雕被破坏,二楼窗子为八卦形。

image.png

慈荫堂:慈荫堂位于萌坑村村中间。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坐东朝西。通面阔11米,通进深17.6米,占地面积约194平方米,前有小院,有厢房,砖木结构。大门有门楼,门楼有砖雕。内部窗栏、挂落、斜撑等有雕刻,主要内容为人物、花草。

image.png

前山祠堂:前山祠堂即为凌氏宗祠,该祠位于萌坑村村头,建于民国,坐东朝西,三进五开间,坐东朝西,通面阔9.2米,通进深19.9米,大门为门楼式,梁托斜撑雀替等有木雕,部分柱子霉烂。

image.png

 

里坦祠堂:该祠位于萌坑村村头,坐东朝西,二进三开间,通面阔9.2米,通进深12.9米,大门有门罩,上有少许砖雕。里面堆满杂物。

image.png

凌玉龙宅:该宅位于萌坑村村中间,坐东朝西,有楼,通面阔10.6米,通进深13.1米,前有小院,一进三开间。大门上方有精致的砖雕,内部梁架少有雕刻。

image.png

吴成立宅:该宅位于萌坑村大墓组,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其开间9.3米,进深8.1米,建筑占地面积75.3平方米。该宅为三间两厢,二层建筑,有天井。正前面为入口大门,照壁后上楼。砖木结构,木构架承重,三开砖空斗墙围护,小青瓦屋面,大方砖铺地。房屋整体较完整,门窗部分拆改,屋面天井封闭,厅地面加铺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