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寻游|似水流年待高椅

高椅村

2021-02-26
刘燕双 0   |   1


传统村落 

【村】专题“村落寻游”版块,带我们用探幽寻古的心情,用游人、行者的视角,去看看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景。本期走进湖南省会同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村。

时光,在这里停滞了;时空,在这里穿越了。

六百年的沉淀,六百年的传说,带着历史的风韵,带着岁月的风霜。它就是藏在深山的侗族古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湘西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落,高椅村。

途经长沙,飞抵怀化,车至会同,再到高椅。长沙飞怀化,似乎是眨眼的功夫,半个多小时;怀化到会同,高速一百公里,一个小时;会同到高椅,山路四十八公里,一个小时。

到高椅古村的路上,一路惊叹着,成片的木楼房,散落的古树,即将收割的稻田,摄人心魄,旅途便一点不漫长。路途风景竟已如此,高椅又该是怎样的美好?

image.png

稻田旁边的木楼房(高椅村内) 范秉乾|

 

进入高椅乡的标志,是一扇半边窨子屋的形状,感觉要进入一个古老的村寨了。蜿蜒向前,到达村口。村口有一棵两百年的樟树。树已经老去,枝干仍然遒劲。据说这棵树死去的时候,对面山上的一棵古枫木也不可思议同时离去了。四间万物,皆是缘分。

image.png

入村路上的老樟树 范秉乾|

 

沿着竹林,行到村口。站在观景台眺望,村庄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高椅由此得名。

image.png

高椅村全景 范秉乾|

高椅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在唐宋以前,是一处古渡,始为少数民族(南蛮)住所,原名渡轮田。村寨五百多户,两千余人,八成以上村民为杨姓,出过近三百文武英才,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据杨氏族谱记载,杨家的先人,耗时百年,历经四代,辗转迁徙,才最终选定高椅,安家落户。

image.png

村内古道 范秉乾|

 

一条石板路,一扇老宅门,一处青砖墙,一幅水墨画。粉墙黛瓦,青石小巷,从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一百零四栋。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村落,在中国已经屈指可数。

image.png

高椅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来源于网络)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屋的雕梁画栋、高高的马头墙、古时的防盗监听缸、古老而先进的排水系统。最令人称奇的,是侗族传统文化。最为迷人的,是清清的巫水河。最值得一书的,是纯朴的高椅人。

image.png

重叠的马头墙 范秉乾|

 

高椅不愧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侗族创造的民居建筑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外部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均是两层穿斗式结构的小楼。建筑皆是高墙封闭,庭院深深,仅开小窗,有防风、防火、防盗的特殊功能,高椅村没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邻的先例。导游说,马头墙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一个玩笑,竟被我一语猜中,果真是防止女子“红杏出墙”。我倒有些害羞了。照壁、墙头、门窗花纹各异,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或瓜果牛羊,可以判断出当时的主人是武将,还是文人,亦或农家。飞檐脊饰更是各有不同,或龙腾凤舞、或花鸟人物,极尽精美。丹青墨宝、石雕石碑随处可见。

image.png

墙头纹饰 孙佳慧|

 

高椅又称“八卦村”,入得村子,穿行其间,迷宫般的格局,外人是难以走出的,若不是有导游在旁,定会迷路,故村子几百年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五通庙好比高椅的龙穴,是建筑的中心。每栋房屋坐北朝南,外表相似,户户相通,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好似五瓣梅花。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

image.png

民居院落内部(一) 赵海翔|

 

image.png

民居院落内部(二) 范秉乾|

 

这里有我国最早的监听装置。明朝首富为防盗窃,在厨房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径六十厘米,深五十五厘米,缸口与地面持平,平时盖上木板,碗橱遮掩,不易被人发现,需用时取掉木盖板,俯在缸口,可监听到五十米外的马蹄声、脚步声。

村里原有四十八丘水田、四十八眼水井、四十八口水塘。完整的排水系统用了几百年,红黑鱼塘养鱼观景还排水。古人高明!

耕读传家是高椅人的骄傲。有文人吟诗作赋的“醉月楼”,后改为女子学堂;有村口老人闲谈的一甲亭,“不作长亭构短亭,乘凉多半属颓龄”,白天只供老幼病残休闲聊天,不允许年轻健康男女在此偷懒;还有清代学堂“清白堂”。“苦读寒窗人不寐,五更犹听诵文章。”遗风犹存,现今的高椅人,闲时在巫水河畔,下棋对对子;每月农历二七赶集;三月三唱山歌,四月八黑米饭;唱傩戏,送河神,在电影《千里走单骑》看过的傩戏,高椅一直都有。在高椅,这些不是表演,这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传说诸葛亮到过巫水河,留下了诸葛井,在对岸孟营山擒了孟获。诸葛亮七擒孟获,村里人说,有一次就发生在这巫水之滨。查史料,说是在云南。传说罢了,也不必深究其中的真与假了。但巫水河的美,却是眼见为实的。大姑娘小媳妇在河边洗头,小伙子撑起了乌篷船去打鱼,老头在河岸对弈,老太太在家种花晒太阳。一百零三岁的老奶奶飞针走线纳着鞋底做着女红,坐在门口洗衣服的六旬老人见到相机摘下帽子捋了捋头发,院落里侍弄花草的老爷爷见我进屋抹了抹凳子要我坐坐。长寿村的幸福,牵动了我隐藏了很久的小酒窝。

image.png

 

巫水河畔上的渔船范秉乾|

 

高椅人的生活是极为讲究的,从端上桌的农家美食可见一斑。滩螺是一个个挑好了炒出来的,大米也曾是皇家贡米,干干净净的卤花生软糯糯的,妹妹为救兄长发明的黑米饭咬一口脆生生的,烟熏火燎的火塘腊肉尝一口淳香四溢,自家酿的土米酒喝一口燃烧了喉咙,都是浓浓的乡情。

高椅的美,是由内至外的,是文化晕染的,是岁月滋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