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井村

南张井村

2021-02-26
井陉文联 0   |   1

井陉文联  传统村落保护  

南张井村位于井陉县城西南22公里处。东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于家2公里,北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7.5公里,西北距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梁家2.5公里,西南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8公里。青山环绕,绿树掩映,形似花盆。唯村东北向有一谷口,然旧时并无道路,古道在村北之黄金坡。环境优雅,村落隐蔽。南张井村隶属于家乡,下辖红土岭、王大沟、月岸3个自然村。200余户、700口人。干礤石窑洞600多眼,石头街巷2000余米。

南张井的选址特色体现了一个“隐”字,其形成背景与村内各氏的原籍有关。张氏系洪洞移民,后迁入的樊、尹、吴、郑氏分别是本县的小龙窝、东窑岭、核桃园、郑家地人,均为古驿道上的村庄。为何由交通便捷之地迁往交通闭塞之凹?答案只能是:躲战乱之苦,寻隐蔽之幽。

村落整体如凤凰展翅之状,巧合龙凤呈祥、丹凤朝阳之意。村内四街八巷,街连巷、巷通街,犹如九曲黄河阵,暗含四通八达之意。通村外之街两纵两横暗合一个“井”字。在东西轴线上,依次建有关帝庙、龙王庙、烟火场、戏楼、禅房、观音堂、马王庙、全神庙、官坊戏楼、尹氏宗祠、樊氏祠堂等公共建筑。形成村落的公共空间,成为村民祭祀、交流、娱乐的重要场所。 

image.png

南张井传统村落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干礤石窑洞。分横窑、顺窑两种类型。多数向阳靠岸,盖起后,里面抹泥,外墙勾缝,内虚外实,冬暖夏凉,节能环保,十分好住。这种窑洞全村有600多眼。二是明房暗洞。村北之山曰青龙山,在东西长达里许的青龙山阳坡藏有数十个天然溶洞,这些溶洞是先人的容身之处。溶洞里面被先人加工后,抹有灰泥,外面有的表墙,有的盖房,形成明房暗洞的特殊建筑格局。这些洞居有的因长期无人居住而坍塌,亟需抢救性保护。

南张井村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创建于明末,续修于清康熙十八年的观音堂,古香古色,保存完好。创建于康熙二十二年的古戏楼与观音堂遥遥相对。虽然被改作课堂,但其台基和四根石柱及后墙、东山墙,仍为原状。尤其是四根石柱上的两幅对联,苍劲有力,十分引人注目创建于清乾隆元年的关帝庙和龙王庙,经重修后,黄瓦朱门,彩绘一新。重修于清乾隆十三年的双庙(山神庙、土地庙)虽已残破,但石碑完好,骨架仍存。耸于村东南峰的文笔塔,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放眼望去,白云缠绕,巍巍峨峨。起自村北黄金沟,穿村,经双庙、官垴,越马鞍桥、红土岭直达山西的山间古道,原姿原貌保存完好。重走古道,会让人浮想联翩,时空倒转,百姓商旅络绎不绝,骡马铜铃悦耳悠扬。

自然遗产方面,村中一株千年古槐腹空枝茂,杆围达六七米,腹中可容六七孩童,常招游人驻足。村西二里处的自然村,庄周石壁上的石月随处可见,其形大小不一,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 

image.png

南张井村不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此外,南张井乡谣、山神信仰、旋柿桃、做柿子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亟待挖掘整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