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廊桥,不见古村——下桥村考察报告(下|保护措施)

下桥村

2021-02-26
王 南 0   |   1


 

 传统村落

本文来源:

节选自《传统村落通讯》第四期

 

连续两期专题【村落告急】之下桥村让我们从“上|因何而名”看到廊桥的美,又从“中|岌岌可危”中深感“只见廊桥,不见古村”的痛。本期送上下桥村特辑的最终回“下|保护措施”,让我们听听作者王南会为下桥村的未来提出哪些好的建议,希望也能给其它正在遭受类似命运的传统村落一些启发。

 

保护建议

 

姐妹廊桥曾引来古建筑专家谢辰生、陈志华、孙大章等人的密切关注。陈志华曾有一年之内数次光顾下桥村的记录,当他目睹古村落被无情蚕食、廊桥被围困挤压,当众蹬足泪流满面道:“廊桥的保护,要从村落的保护下手,有桥无村是不行的。”谢辰生也说道:“廊桥是古村落的一部分。”古建、文保专家们一致认为廊桥保护须从村落保护入手,廊桥本体具有申遗价值,廊桥周围环境的真实性有问题,解决环境不和谐的问题只能用“减法”,不能用“加法”。

image.png

下桥村全图(作者自绘)

 

本报告结合上述专家提出的保护大原则,以及对下桥村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提出对下桥村进行整体保护的建议:应该以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标准,结合廊桥申遗项目,对下桥村进行全面的保护规划。这也是先后两批、共计一千多个中国传统村落评定出来之后,应该进行的一个重要试点工作,因为像下桥村这样历史遗存丰富,但现代建设严重破坏村落整体风貌,并且还在恶性循环中的村落数目应该极其庞大,因此对下桥村的保护规划工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探索。

我们认为具体的保护工作应该至少包括如下方面:

叫停洋心岗的大型(违章)建设

当务之急应该对目前仍在酝酿进行的洋心岗大规模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进行调查与制止,防止传统村落的进一步破坏。并考虑在离开村落整体范围以外的地方另觅地段进行精心规划建设,以切实解决村落保护中被拆迁的居民安置问题。

image.png

洋心岗项目效果图

image.png

洋心岗安置地工地——破坏青山良田

古建筑保护

对下桥村的历史建筑遗存进行系统调查、测绘和研究,建立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定制下桥村的整体保护规划。

根据下桥村现存古建筑的不同情况,探索对大部分空置的古建筑进行“合理再利用”研究。例如,位于村南口的南山底聚落可以考虑规划成为未来下桥村旅游的服务中心,包含游客中心、餐饮、住宿以及文化功能等。下桥村中各类古建筑可以开设民俗博物馆、农家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艺术家工作室、茶室等等。

村口南山底聚落可改建为旅游服务中心

image.png

image.png

修缮中的老民居

 

现代建筑整改

对二十年间建成的大量破坏村落整体面貌的现代建筑,应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整改:严重影响古村风貌,尤其是在姐妹廊桥观赏视野内的现代建筑,应尽快予以拆除或对其外观进行改造;重要古建筑群周边严重破坏风貌或遮挡古建筑的现代建筑,应在近期内加以拆除或改造;其他现代建筑在远期争取逐渐移出。

image.png

溪东桥被丑陋的新建筑团团包围

如果切实落实仅用“减法”逐渐剔除村落中的不当建设,下桥村是完全可以重现山水画长卷一般的风貌的。

发展旅游与观光农业

以旅游和观光农业作为下桥村新的经济来源,特别是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以姐妹廊桥和天然《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为特色,吸引游客,同时也可以用休闲的农村生活吸引附近城镇的居民来进行休假或定居(实际上从温州至下桥的车程不过两个小时左右)。

浙江省就有乌镇等旅游规划完善的实例可供借鉴;此外,世界文化遗产村落安徽黟县的宏村和西递也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下桥村有着自身的丰富特色,如果妥为保护、善为经营,完全具备向世界文化遗产村落努力的条件。

image.png

乌镇的民宿

image.png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

地方新民居标准图

现代建设之所以一直是破坏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的负面因素主要还是设计方面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当探索与当地山水环境和传统民居相和谐的现代民居设计标准,运用到古村中必要的新建项目(但应严格控制此类建筑)以及村落周围的新建设中,这样才能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这方面徽州地区已有不少成功探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单德启教授一直致力于该项研究与实践。

居民参与

归根结底,传统村落的保护,主体应该是村民自身,如果下桥村或者中国众多传统村落的居民自身不能认识到古村的价值,保护还是奢谈,成为无本之木。

所幸下桥村已经初步具备居民参与保护古村的基础,尤其是志愿者的领头人温州医科大学老师、医生汤行录,已自发致力于村落整体保护长达三年时间,四处奔走呼吁,先后邀请陈志华、谢辰生、孙大章等专家赴下桥村考察,并且向村民进行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自己也自学了大量关于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

传统村落的保护,最终的希望在于出现更多这样自主参与的村民——尤其是村中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通过他们自下而上的努力和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努力共同促成保护工作的进行。

 

编辑寄语:

有人说世上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不要等到下桥村成为“已失去”,等到成百上千的传统村落都成为“已失去”,我们才发现她们的可贵。如果传统村落都被高楼林立的城市所取代,如果乡村这个词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们将去哪里寄托乡愁?将去哪里寻找心灵深处,最宁静的那个——家!

 

注:

1.作者介绍: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讲师

2.本期所引用的照片中仅封面来自网络搜索,其它均为作者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