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石头城——金沙江畔的绝壁孤城(二)

石头城村

2021-03-05
孙娜 0   |   1


传统村落 

本期中国传统村落—— 石头城村

城外街巷

 

image.png

城内道路(被马蹄踩踏得凹凸不平)

 

让石头城留名史册的,不是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战役,而是一次罢战纳降的事件。1252年,当时还是皇子的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中路军经四川过大渡河挥师南下,分别在金沙江的木古渡和宝山渡口乘羊皮革囊和筏子横渡。当时,丽江纳西族酋长麦良(又叫阿宗阿良)审时度势,不敢顽抗,在金沙江刺伯段迎降蒙古大军,并为之引路,穿过石头城北边约十公里处的太子关天险。蒙古铁骑一路势如破竹,攻至大理城下,顺利攻下大理国。大理段氏的统治就此灰飞烟灭。嗣后,木氏家族统治丽江纳西族地区历三朝四百七十余年。这就是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太子革囊渡江”[①],据说当时麦良迎降蒙古人的地点就在这宝山石头城上。

 

image.png

忽必烈南征大理路线图

(本图片下载自网络)

 

image.png

革囊,即皮筏子

(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革囊,多用于水流湍急,不易行舟的河流。本图片下载自网络)

 

如果考察石头城纳西先民最初的选址动机,防御性可能也要退居次位,农业生产便利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宝山乡境内多为沙质土壤。大约在隋末唐初,一支纳西人从宁蒗永宁跨过金沙江,迁居宝山,运用当地现成的石头,修筑石级梯田,从峡谷深处层层修筑,直达距河谷两三千米的高坡,使得宝山石头城周围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粮仓。这里的梯田有一套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除明沟外,梯田下还修有暗渠,形成一条由明沟、暗渠两套系统和水口组成的灌溉网络。用水时,堵住暗渠水口,渠水会流灌整个田块;若不用水,只要打开暗渠入口,水就从暗渠流下,灌溉下层田块。这种灌溉系统的优势是,不会产生上下田块之间的夺肥现象;因为田中不需留水道,无形中增加了耕作面积。

 

image.png

梯田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农业聚落多选择背山面水,不占耕地的位置。随着人口的增长,周围村寨梯田的陆续开垦,石头城逐渐形成地少人多的状况。解放前,这里的人均耕地就仅有半亩,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因此,本着农田最大化的原则,纳西人选择了在这片土地上唯一没法种植作物的巨石上居住。石头城的纳西名叫做“刺伯鲁盘窝”,“刺伯”即是宝山之意(一说“刺伯”是最早居住在这里的纳西首领的名字),“鲁盘窝”意为白石寨。在城内住满“一百单八户”后,村民搬迁到石城对面山坡上,由低到高逐渐扩展,形成了新的聚落。

 

image.png

城内院落

 

中国传统建筑都是用木构架一横一竖“搭”出来的,而石头城的民居却是在石头上“凿”出来的。

村民不仅在天然岩石上凿出墙壁、楼梯、柱、磉等建筑构件,甚至还凿出了床、灶、磨等家具。驱车前往石头城的路上,在宝山乡做了多年父母官的市住建局副局长兴致勃勃地介绍起石头城当年“家家睡石床,户户用石缸” 的世外桃源景象,却一副惋惜的表情。因为现在城内只有东侧村长家的一户凿石民居保留了下来。

 

image.png

石头上凿出的家具

 

image.png

石床是纳西人的起居空间

(翻拍自石头城宣传资料)

 

这座仅存的凿石建筑坐西向东,背靠崖壁,面向大江。屋内南侧是高出室内地面约一米,约两米见方的石台——石床,以前在上面铺上动物皮毛,生上火塘,就是村民日常起居之所。西侧靠崖壁一溜高地错落地分布着石烛台、石神龛、石水缸、石磨、石臼。在神龛的侧面,还雕出了一尊惟妙惟肖的灶神神像。屋中间是一方两眼石灶。在石床边上还凿出一根石柱础,是建筑的中柱。据村里老人回忆,凿石建筑均是茅草屋顶。屋里的石质构件和家具边缘都已经磨成了弧形,可以想见,这栋建筑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岁月。它是否也见证了革囊渡江的历史呢?

image.png

 

石头城内的家禽

image.png

织布的大娘

[①]《元史·宪宗本纪》记载:“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木氏宦谱》记载:“宋理宗宝右元年,蒙古宪宗命御弟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良迎兵于剌巴江口,锡赍甚厚,宠渥优礼,将授职茶罕章管民官,遂破巨津半空和砦,生擒叛贼阿塔剌,功升茶罕章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