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村落——下梅

下梅村

2021-03-05
戴志坚 0   |   1


 

传统村落 

本文来源:

选自《传统村落通讯》第二期

 

下梅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区东南12公里处,距风光旖旎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仅4公里。下梅村人文景观独特,聚落空间保留完整,古建筑特色鲜明,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下梅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下梅村因地处梅溪下游而得名,有5个自然村,面积19.6平方公里。村落坐落在山间盆地之中,坐东向西,背倚黄竹岭,面对后山岭;南面的芦峰海拔927米,可抵御夏季台风的侵袭;北面的夏主岭高800米以上,可挡住冬季的冷空气。梅溪自北向西怀抱下梅后汇入崇阳溪,在村口与梅溪成“丁”字交汇的当溪呈东西向横贯全村,既给村落带来丰足的水源,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山环水抱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是盛产粮食、培育茶树的好地方。

下梅有文明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隋、唐时期下梅就有人居村落,到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行政区。明清时期陆续迁入的移民不断扩展着下梅的聚落空间。从明代到清康熙初年,下梅逐渐发展成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制作、收购、贩卖为一体的茶叶集散地。乾隆、嘉庆年间下梅进入鼎盛时期,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十分活跃。当溪两岸店铺林立,茶市兴盛,商业繁荣。下梅在陆路方面还曾经连接晋商路,山西榆次商人常氏就曾与下梅邹氏合伙经营茶庄,通过梅溪将茶汇集至崇安县城,再雇车马转运至汉口、洛阳、太原、张家口等地,最远到达恰克图、库伦。清末五口通商后,武夷岩茶只要顺闽江而下就可出口,于是下梅茶市逐渐萧条。随着茶叶交易中心的转移,盛极一时的下梅慢慢走向衰落。

 

image.png

下梅水街(一)

 

image.png

下梅水街(二)

二、下梅的村落布局

下梅的村落布局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村落的入口位于当溪与梅溪的交汇口上,该处也是全村的水口,原有一座造型别致的祖师桥,可惜已经在1985年修建公路时被拆。因当溪与梅溪便利的水上交通条件,下梅在清乾隆、嘉庆时期成为武夷山地区茶叶交易的集散地,当溪两岸自然成为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又逐渐发展成为功能多样的商业街市。村落以长900余米的当溪为中轴发展起来,形成南北两条街,两街跨溪流有小桥相通。临水的街道以单坡顶覆盖,形成长长的风雨廊,沿溪两岸设美人靠,既可以遮阳、避雨,也是休憩、观景的场所。岸边设井台,堤边设踏步,方便人们汲水与洗涤。沿溪还修建了9处码头,供船只、竹筏停靠装卸。

下梅村内街巷纵横,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面水而建,沿街多为前店后宅的形式。建筑因地形的变化而高低错落,因河流的变化而蜿蜒曲折。邹氏家祠、镇国庙等村内主要的礼制中心、宗教中心均坐落在当溪两岸。民居以当溪两岸的街市为中心,向南北两个方向的腹地纵深发展。下梅最大姓——邹姓村民的民居大都以邹氏家祠为中心,沿当溪两岸展开布局,方姓、陈姓等他姓民居相对距当溪较远。20多条窄巷或与两街垂直旁通,或与古街平行,将村落推向纵深,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氛围。

 

image.png

传统街巷(一)

image.png

 

传统街巷(二)

三、下梅古民居的建筑与装饰特色

在清代,下梅首富邹氏家族模仿苏州、杭州、广州等地建筑样式,结合本地特点,建造了豪宅70余幢,方、岳、程、陈等几姓也修建了住宅,由此构成布局严谨、用材考究、工艺精湛的民居建筑群。下梅村中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有30多幢,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闺秀楼、儒学正堂、参军第、程氏隐士居等。

下梅古民居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平面布局大多以三合院为基本单元进行组合,采用传统的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天井狭长,两侧为廊,不建厢房。正厅高大开敞,廊檐出檐深远。以此为基础,往进深方向不断延伸,形成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二进、三进甚至四进、五进的深宅大院。二是工艺精。下梅古建筑的装饰主要体现在砖雕、石雕和木雕上,无论是门楼、门簪、抱鼓石,还是梁架、门窗、柱础,都经过精雕细刻,技艺精湛。尤其是门楼砖雕最为精美。下梅民居几乎家家都有青砖雕砌门楼或门罩,门楼上的砖雕图案题材丰富,造型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image.png

邹氏大夫第是下梅村中最豪华的古民居

image.png

“西水别业”的芭蕉叶形门洞

image.png

门楼砖雕之一

image.png

门楼砖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