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胤 黄岗村的禾仓之家(上)

黄岗村

2021-03-05
罗德胤 0   |   1


传统村落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于2017416日杭州“2017中国民宿榜及行业趋势发布会”演讲稿

图片来源:“禾仓之家”项目设计团队李青儒等拍摄

image.png

禾仓之家所在村黄岗村全景

 

今天,我想就“禾仓之家”这个最近完成的项目,来探讨一下民宿和乡村遗产的关系。

民宿我并不在行,乡村遗产才是我的本行。我投身乡村遗产工作已经有16年,前10年做基础研究,后6年转向保护实践。正是在这6 年的实践中,我认识到民宿在乡村遗产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逻辑是以下四个层次:

一、中国作为农耕大国,乡村的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陈志华先生和李秋香老师的《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一书);

二、遗产能保护多少,取决于遗产观念的普及程度(可参考我本人之前发表的文章,如《让乡村遗产回归百姓生活》);

三、遗产观念的普及,取决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与互动程度(不能融入现代生活的遗产,只能靠政府和基金会来养护,其范围就会大大缩小);

四、 民宿是沟通传统和现代的桥梁。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个正在走向空心和衰败的村落,因为开了一家民宿,而扭转了命运。下面分享一个我们自己设计的民宿的故事。

 

这个民宿是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黄岗村,叫禾仓之家。禾仓是侗族的粮仓。黎平县是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县,有93个。黔东南州是传统村落最多的地级市,有309个。

image.png

改造后的禾仓之家外立面

 

贵州省对传统村落是特别重视的。201511月,贵州省政府主办了第一届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20161月,我们受邀去了凯里市,跟姜副州长讨论怎么开第二届传统村落峰会。我们的建议有两条。第一,不能为开会而开会,而是要利用开会这个事件,推动并且展示一批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的村落实践。第二,要做一些将现代生活引入传统空间的小项目。

这两条建议都是有针对性的。 第一条建议针对的是乡村规划经常做完就束之高阁的现状。第二条建议针对的是遗产观念不普及的现状。我们认为,传统村落的贫穷和破败是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是乡村遗产日渐脱离了生活,尤其是和现代生活越来越远,从而让人产生了疏离感。我们的应对方法,是针对遗产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容易让现代人接受的、带有积极作用的用途。可以是高逼格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可以是亲切而整洁的村民中心,也可以是有情调的茶馆、咖啡馆、手工艺品店,还可以是有地方特色又很舒适的客栈民宿。总的原则是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结合点,让两者之间产生化学作用。

我们在黄岗村计划了10个要做的项目,禾仓民宿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会想到把禾仓改成民宿呢?两个原因。第一,它很侗族。黄岗是一个侗族寨子。侗族人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山区,木材资源丰富,所以住房整体上都是木材建造的。木头房子最害怕火灾。但是侗族人应对火灾的方法,并不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火灾的发生,因为再怎么防,也终究做不到百分之百避免。在火灾面前,侗族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不影响生存。什么是生存大计?是粮食。住房烧了可以重建,粮食要是烧了,这一年可就要挨饿了,后果很严重。保护粮食的方法,是在村子旁边挖个水塘,然后在上面建一个存放粮食的建筑。这就是禾仓。

image.png

image.png

上:禾仓集中片区全景

下:挂满糯稻的禾仓近景

 

因为每家都建一个禾仓,所以村旁就会有几十个禾仓,一起矗立在水塘之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第二届峰会上,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一项很有趣的体验项目——扔禾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项目,值得大力推广。一把湿的水稻是相当沉的,对臂力是个考验。而且,不但要扔得高,还得仍得准,要不然晒排上的人就接不住。其实接不住的时候更好玩,因为观众们会一阵起哄,互动感更强。

第二个原因,有的禾仓已经废弃。最近几十年,随着粮食产量提高和村民外出打工,禾仓的作用大大下降了。拿废弃建筑来做改造,有三大好处。一是成本可控。按平米算的单价也许会比较高,但是总价一定不会高。二是减少了谈判时间,反正已经废弃,村民就不反对政府拿来用。这对赶进度的项目实施特别有意义。三是对遗产损耗的容忍度比较高。黄岗是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村子,在这里做任何改造都要特别小心。拿几个废弃的小建筑来做试验,文物部门反对的声音会比较小。

image.png

村内已经废弃的禾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