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家沟清代民居(二)

山西省汾西县

2021-03-05
梧桐子 0   |   1

师家沟清代民居(二)

梧桐子

2.jpg

师家大院民居建筑群,集砖雕、木雕、石刻艺术为一体,规模之大,设计之独特,在已知的北方民居中,属稀世的经典版本。现存的门楼、槎栏、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门额、门匾、木刻牌匾153处,砖刻牌匾47处,字迹功力深厚,刚劲有力,神韵非凡,尤其是“东山宅”“北海风”“南山寿”“敦本堂”“清白家风”等牌匾,风格独特、神韵非凡,实为宝贵的书法艺术精品。以“寿”字为主的窗花隔扇图案108种,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个生意字号,再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 师家当初起家的故事近乎神话。传说当年闯王李自成起事兵败,退至山西,路经此地,为防清兵追杀,将携带银两财宝就地掩藏,后身亡未归。师家第三代祖先师法泽意外发财起家,放钱置地,经营铺店,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久,师家的财力变得雄厚。 据史料记载,师家大院的创建人为师法泽,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持家有道,生意兴隆。师家一度成为山西省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真正使[黄4] 师家沟闻名遐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法泽之孙师名凤与清末名臣曾国藩兄弟的深厚交往,师家因此成为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的周游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师家沟民居集中体现了山西黄土文化和官商住宅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山西现存清代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家在经商的同时,也很注重文化教育。师家在第五代、六代同门的28人中,获监生、贡生、增生、武生等功名者多达11人。“儒商结合”大大提高了师家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师法泽的孙子师鸣凤,是师家官场上最显赫的人物。当年,师鸣凤在湖南任知县时,和清代名臣曾国藩兄弟有很深的交往,这是师家成为名门望族的主要原因之一。

                                                               

师家的势力逐渐扩大后,师家沟的建设也随之开始,规模越来越大,师家一度成为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的名门望族。清代后期,师家沟的辉煌随着封建王朝的垮台而远去,师氏家族也由过去的望族大户、富商巨贾、逐渐变为传统的农耕世家。从此,师家的宅院再没有进行过修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晋商大院红遍海内外,而师家大院却躲在深闺人未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复了师家沟民居的10号院。但要修复师家沟民居至少需要五六千万元,资金的来源是目前最头疼的大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招商引资。“政策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鼓励投资者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具备开放的重点院落,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可设立游览标志,开放游览。”汾西县旅游局局长赵金彦如是说。 目前,一条通往霍州的大道正在向前延伸,路通山门开时,将是师家沟大院走向世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