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梦泉村(上)

梦泉村

2021-03-05
异天 0   |   1


走进传统村落 

再进梦泉

image.png

梦泉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东南,劈山脚下,距淄河镇政府约十公里,跟西北方向的马鞍山和城子村约十公里,乡村公路狭窄但平坦,一般轿车都可以轻松地开到村口。

之所以叫再进梦泉,是因为在梦泉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之前,已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并且每一次来都会见识到她不同的面貌。

淄河镇是淄河流域人类最早居住地。1964年省市考古部门在淄河村发现一处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如果早5年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可能会改称大口头文化遗址了);2007年,淄博市考古工作者在聚峰村的一个天然溶洞里,发现了鹿骨、大像骨、猴头骨等,并出土了8个完整的猴头,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类型,距今4500—5500年;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其中梦泉齐长城为齐国与鲁国交界处。公元前567年,齐桓公灭莱子国,莱子国民向西逃难,来此建立了莱芜故城(城子村)。作为齐国南部边陲重镇,淄河镇在战国时期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传说,孙武梦泉、孟姜女哭长城即是其中之一,孟姜女哭长城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明代始,淄河镇区域先后为青州、博山、淄川所辖,其下辖区域也不断变更,1998年撤乡设镇,镇政府驻地大口头村更名为淄河村。

(一)

秋高气爽,我再次驾车来到梦泉村口,与往日的印像还是不太一样,毕竟有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招牌,村口的木桩门框和树根字变成了电动伸缩门和石刻,显得更加大气。不变的还是登山口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源”的树根字,估计用不了几年,这八个用树根拼成的字也会被换掉。

拾级而上,进村。

梦泉原名幸福,幸福溜,不足百户,不足三百人,只是一个小山村。既然是山村,自然是离不了石头的。梦泉村依山而建,一色的石头房子,石头院墙,石头胡同,石头围堰,配上或青色板瓦,或红色片瓦,高低错落,展转蜿蜒,曲径通幽。村里大多种有枣树、柿子树、山楂树,一到秋天,满枝的果实坠弯了枝头,特别是等到叶子落了,满树的黄橙橙、红悠悠,让人心生喜欢。

 

进村不远,拐入一个小院落,南侧石屋还有人住,门前放着泥做的炉子,很多年不见了,土话叫“廓落”,从上面熏黑的铝壶和泛白的草灰看,刚刚烧过水时间不长。东侧石屋檐下的石头上刻着戒勉的话,猜想这里曾经是书香门弟,严于家教的人家。

继续前行,右侧石台上坐着一位肤色黝黑的老人,手扶拐杖,目视着来往的行人。上前问候,老人告诉我说,后面的房子是他的,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很久不回来一次,家里只剩他一个人住。院子里柿子树上的柿子都熟了,太高,自己也摘不下来,等熟透了就自己掉下来了。老人说:“这些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谋生了,老人们也相继去世,村里人越来越少了。”

image.png

image.png

前方就是刚才老人说的被外人买去的别墅了。高大的石墙,规整的台阶,新修的石头平房,正屋四间,半人高的围栏,靠墙一棵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只剩了黄橙橙的柿子,西屋前侧是大片的枣树,零零星星挂着几个红枣。一位四十岁左右的老哥招呼我去坐坐,喝水,或和他一块儿摘枣。老哥说:“这屋子是他们老板的办公室,前几年花一千万买下了梦泉的这片山及山上的果树,反过来雇村民帮着打理,并计划修缮村里的老屋,在村后建别墅群。不过这几年每年都要赔几十万,还没有盈利。”这就是梦泉村李书记所说的梦泉旅游开发及管理模式,曾作为先进经验在山东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大力推广。

(二)

向西出村就是劈山。沿小道逐级而上,进入大片杏林,沿山势分布在层层梯田,千姿百态,各有千秋。路边千年老杏树,差不多需要两人合抱的粗黑大树长年屹立在上山的小路旁,每次经过都不由得多看一眼,都在树下摆好pose“到此一游”。靠南的另外一棵歪脖杏树,向东平伸出一根粗大树枝,树下石桌石凳一组。当年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我们曾在这里聆听支部书记的谆谆教诲。

image.png

image.png

在千年杏树斜对面就是孟姜女庙及石碑。庙不大,石头垒成,屋门长年敞开,略显破旧,印像中的哭夫石及天下第一哭的石碑已不见了踪影。

image.png

教科书上说的是秦始皇在修北京长城时,孟姜女寻夫哭倒了北京的万里长城,还有人又演绎出了孟姜女和秦始皇的爱情故事。后来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特别是认识到被认定为“历史文化遗产”或“非遗”时,全国各地都有无边无际地开始争当孟姜女的娘家。据说,有孟姜女传说的就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十九个地区;有孟姜女相关遗迹的地方也不断涌出,山海关有姜女祠庙、姜女坟;辽宁绥中县姜女祠,河南杞县孟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还有万喜良石像。单就淄博市,就有淄川、博山、沂源、临淄争抢过孟姜女,在博山还建有姜女泉4处。2006年国务院还是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牌子留给了淄川。反正姜女不在,史书无记,真真假假任凭后人忽悠。

image.png

不过,到底是怎么个事,也众说不一。《左传》说公元前550年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不幸身亡,其妻孟姜迎柩至郊外,要求齐王按仪节到宫舍祭祀。杞梁安葬后,孟姜悲痛而死。过了200年《檀弓》记载“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然后就没了;到西汉刘向《说苑》说“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从这里开始才有了城倒了的事故;《列女传》里出现了杞梁妻赴淄水(今源泉北)而死的情节。孟姜女那时有没有悲痛而死,长城有没有倒,不好评判;不过孟姜女是杞梁的媳妇,杞梁是战死而不是修长城累死的,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不过因其群众基础深厚,流传二千五百多年而不衰,口口相传传走了样也是正常的,本来是春秋齐国的杞梁妻(孟姜女),最终其悲剧命运却与秦始皇和秦长城联系了起来。

 

据说梦泉村仍有村民能较完整地演唱古老歌谣《十哭长城》和《孟姜谣》,“一哭长城泪汪汪,点上了银灯裁衣裳;二哭长城泪汾汾……”,这些方言俗曲千百年来在当地村民中流传着。不过我没有机会亲自听一下这是何种的哭腔,像不像博山地区农村哭丧时的低沉呤说和曲折婉转的腔调。

 

又说,在莱芜青石关南19公里处有望夫山,是因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北眺夫婿而得名。孟姜女结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齐国抓去修长城,一去几年杳无音信。孟姜女盼夫心切,天天手提盛着馒头的篮子和面汤罐子,伫立山头向北遥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穿双眼,盼白双鬓,不见夫归,久而久之,竞立化为石,至今屹立山顶,此山因之得名“望夫山”,已为莱芜十大名山之一。望夫山北望齐长城,按方位推算,恰是淄川梦泉及博山源泉一带。

image.png

回归正题。山不高,一会儿便到劈山顶。两个高耸的石头山,突兀出地面上百米高,纯天然的,独伶伶的却又像是人工竖立起来的园林石景。左边山头像一片薄薄的手掌立在山顶,伸出五个指头指向天空,缝间几株绿色小树点缀着灰白山石。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此巧妙;又感叹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将如此整块的大石立于山顶之上,历经千年风吹雨淋而屹立不倒。右边是独立的一个山包,上有独山寨,边上竖了几乎八十度的狭窄钢梯,只容得一个人上下,走在上面战战兢兢。登高望远,齐长城的垛口围绕四周,对面山上的齐长城也更加壮观地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