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古村傍水而建 三水长岐古村沉淀岭南村落古韵

坐落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中北部的芦苞镇境内

2021-03-05
金羊网 0   |   1

六百年古村傍水而建 三水长岐古村沉淀岭南村落古韵 

金羊网

6.jpg


卢氏宗祠两旁都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图 金羊网记者 张韬远)

 三水芦苞地处西江与北江之交汇处,自古便商船云集。小镇四周水网密布,对于当时的民众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建村之地。旧时,此地便有大大小小的村庄傍水而居、星罗棋布。

时移世易,不少村落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改变,看不出曾经的面貌。长岐则成为了为数不多得以保存下来的古村。这座三面环水、一面背山的小村,其中保存着数百座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古村的繁华、沉淀和活化发展。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饱受岁月洗礼,却遗留下了令人向往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

 临水而建 历经600年风雨沧桑

九曲河是北江的一条小小支流,在小河蜿蜒进入北江之前,岔开了一条水路流向西江,就在开岔之处,长岐村便临水而建。古村开村于1365年,已经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

经过长岐大桥进入村内,古村自东向西缓缓铺展开来。古村之中,一大批始建于明清时代的镬耳屋与如今的村民生活居住的“新屋”和谐共处,传递出一份静谧却又生活化的气息。不仅村中建筑是明清之时的风格,村落的格局更是难得地保留了最为典型岭南村落的模样。

九曲河从长岐环绕而过,为村落形成三面环水之境。村前有两口大方塘引入北江水,方塘边上并排立着4株大榕树。已经有了不少年头的榕树枝繁叶茂,这些村头榕树之下,正是过去村民休憩谈天的最佳去处。

长岐古村背靠一座小山岗,村民们称其为“文笔顶”。旁边甚至还有一木棉岗略比此高。据年长的村民介绍,当时建村筑屋之时,村民们为了让村子所靠的小山显得巍峨些,便合力削去木棉岗的顶部,填到文笔顶上。背靠文笔顶,本意是希望长岐村文人辈出,而有意思的是,添加上去的那一截山顶。经过长久的岁月浸淫,山上的植物更替了数次,如今已是一片茂盛的小树林。

就在村口邻水的绝佳位置,各个姓氏的宗祠呈一字排开,各户房子顺次排于其后,逐渐往山顶延伸,越往高处,房子越年轻。各房建筑不但讲求美观、划一、坚固,而且还十分人性化。漫步行走在二人宽的巷道中时,不时抬头看到活灵活现、或雕刻山水、或雕刻花鸟鱼虫的壁上灰雕。古人所用的颜料之鲜艳,令今天许多画家都羡煞无比,两三百年历史的雕刻,外层颜色仅仅是红色有些许剥落而已。

长岐古村依山伴水,对于古人而言,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也给现代人留下了最好的景观。站在文笔顶上俯瞰这里的百来间古屋,只见飞檐画栋,镬耳耸立。由麻石、青砖和洋灰铺成的二人宽巷道在古屋间交错相连,一路拾阶而下,自文笔顶直通村口水塘,笔直而划一。

四姓杂居 见证家族开枝散叶

与珠三角水系的大多数村庄相似,村中居民是陆续迁至此地,聚落成村的。如今,在长岐村中有钟、何、黄、卢四大姓氏,其中家族成员最庞大的是卢氏,全村一千多口人中,卢氏占了一半。然而如今人数最多的卢氏并非开村之祖,甚至是四大姓氏中定居最迟的姓氏。518年前,来自广州白云神山镇的卢仲父子三人,因家乡人口过多被迫到外讨生活。他们沿着北江行至三水与花都交界处,见长岐村庄风水甚好,于是客居此地打工。最终,父子三人定居于此,并开枝散叶。

“卢氏族人虽是最晚到达长岐村的宗族,但因长岐村对外姓人的包容,使得卢氏宗族得以壮大,如今卢氏宗族成为村里人数众多的一个宗族。”村中的卢氏后人卢健志说。

过去,作为四姓杂居的村落,宗祠是各姓家族最重要的“脸面”,宗祠的修建也最不容马虎。卢氏大宗祠作为如今村里保存得最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村中四大宗祠中最具规模的祠堂。这座祠堂也见证并记录这一脉家族在长岐安居的历史。根据记载,卢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此后,卢氏大宗祠几经翻新,多次修缮后仍完好地保留下百年前的建筑风貌。

不过在卢健志等卢氏后人的口口相传中,早在300多年前,该家族便已经有了宗祠。“最初是由村民用泥砖、红砂石等建筑材料建设而成,比较简陋,是当时族人祭祖场所。在宗祠内,墙角处仍能看到一些红砂石,印证着卢氏大宗祠的历史。”卢健志表示,1880年应当是卢氏大宗祠重修的时间。

除了宗祠之外,古村之中的古私塾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在村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中,竟有8间古私塾。长岐自古文风鼎盛、对子弟的教育重视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