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传统村落蒲家庄

蒲家庄

2021-03-05
异天 0   |   1


走进传统村落

蒲家庄

在淄博市淄川区城东约八华里有一个至今还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蒲家庄。

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始建于宋代,以村内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东沟壑内有一水井,古时常满而溢为溪,故又名满井庄。

image.png

据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撰写的《重修龙王庙碑》记载:“淄东七里许,有柳泉。邑乘载之,忘胜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酿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许,水满而异,穿甃石出焉,故以又名满井。”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满井”称谓的惟一文献记载。

村里建有满井寺,飞檐螭首,画栋雕梁,轩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陈时万《重游满井寺即事三首》曰:“细草垂柳一涧青,病身聊复憩幽亭。老禅行脚归无日,闲饵僧雏学诵经。寺门南对树峰斜,携酒重寻上界花。病骨瘦来终跌宕,犹能击鼓弄掺挝。敞襟露顶趁天风,叠膝临泉万虑空。坐对寒岩浑面壁,乱山折断夕阳红。”  

明代中期,因该村蒲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蒲家庄,沿用至今。现蒲家庄蒲姓仍占多数。

image.png

蒲家庄成名,在于蒲松龄。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也称聊斋先生。汉族,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自幼随父读书,后屡次应试不第,怀才不遇,纵意游侠,随叶飘零。后与朋友结社,吟诗对歌,意气方遒,是典型的文学青年。30多岁时,已育有三子,适逢连年灾害,生活困顿。生活所迫,到官宦人家做幕宾,美其名曰“师爷”。40岁以后,到60里外的同县西铺村毕自严家做私塾,坐馆授徒。不料范水悠悠,恍惚间熬尽个30个春秋。毕际有、毕盛锯父子慧眼识珠,给蒲松龄诸多方便,宾主结下深厚情谊。他写《聊斋志异》,始于自家“聊斋”老屋,成于毕家私塾。《聊斋志异》成书后,毕家及一批文人名士广为推介。当时文学泰斗、刑部尚书王士祯曾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蒲松龄依韵唱和:“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坡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image.png

康熙四十八年,七十岁的蒲松离毕家撒帐归里。自此安居斗室,日以抱卷自适,或东阡课农,或时邀五老斗酒相会。

康熙五十四年春节,邃于易理的蒲松龄自卜不吉。正月初五,他率儿孙为父盘上祭日坟,似冒风寒,医投理气之剂,自是食量尽减,至二十二日竟倚窗危坐而逝。

蒲松龄除写《聊斋志异》八卷四百九十一篇外,还有《聊斋文集》四集,杂著五种及诸多诗词。经友人提携,读者认可,此诸作品逐渐走出淄川,被世人熟知。

蒲家庄也因此而声名远扬。

image.png

蒲家庄自古为交通要道,旧时“柳泉”位于村东道旁,往来行人甚多,蒲公设茶待之,听路人讲故事,方有聊斋题材。现今柳泉仍在,并有沈雁冰亲题“柳泉”二字,东为重修后的满井寺。村东区域已建为聊斋园,依聊斋志异书内的故事修筑了诸多人文景观。

村内街道曲折,后以青石铺路,明清时期的农舍依然完好,错落有致。村外原有“围墙”,建有四门,东门曰“仙乡”,西门曰“平康”,北门曰“景徵”,南门曰“葵阳”,四方皆有通道。

image.png

随着年轮更替,岁月侵蚀,除西门、北门、东门保存较好并进行过大修外,南门因修建广场和道路于2002年被拆毁,实为可惜。西门处现为最大通道,也是中外游客必经之地。西门以西,南北方向新建“聊斋文化城”,向东去修有宽阔的柏油马路。东门“仙乡”与聊斋园间,修有庞大的停车场和诸多店铺。

基于蒲公的旅游经济已十分火热,本该的文化气味已混杂了诸多金钱的色与味,商业气息非“浓厚”可表。与太河镇逐渐荒废的诸多山村相比,一个原生纯朴,一个人造妖艳,正是自然生息与再度开发之别。是存在或消亡?如矛与盾,难以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