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东楮岛村(下)

东楮岛村

2021-03-06
异天 0   |   1


走进传统村落(三)

 经查,海草房从秦、汉即已现雏形,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特别是荣成地区更为集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

image.png

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生活积累起来的独特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苫顶,建造出了海草房。目前在荣成港西镇巍巍村尚保存2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宁津镇宁津所村南部还保留着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那些历经无数风雨、长满青苔的海草房屋顶阴坡面,向人们展示着海草房的厚重与耐久,成为历史久远的见证。

image.png

 

(四)

告别了老哥,继续转悠,不时看到有老人从远处路过,孩子们冲过胡同追着玩耍,这就是传承吧,一代接一代,给这个古老村庄带来了生机。

image.png

想起了一个词,“就地取材”。先辈们仅仅是为了活下来,能遮风避雨,在那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广大普通百姓也只能是就地取材来满足“有所居”的需要。南崖人取地下黄土夯墙抹顶,山亭人取山上石块筑墙薄板覆顶,常山庄人取山上石块搭墙麦秸攒顶,东楮岛人取海岸花岗岩垒墙海草苫顶,而九间棚人只能在悬崖底下用乱石遮挡作房;这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建筑艺术,而是基于当时条件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image.png

今天我们称之为“特色”,是因为那大片的区域建筑互不相同,且与当今天下如出一辙的“鸽子笼”大不一样。天下之大,能容得下多个历史形态的存在,就暂且容下它们,这也是见证历史形态的活教材,活标本,比着从一张照片上回忆、想象要具体的多。这不是老百姓的责任,是管理者的责任,规划、引导、支持,才对得起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继承者的称号。

image.png

《诗经》云“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榖,楮也;宋代刘克农又有诗云“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古人只知道楮叶遮阳败人意,却不知道楮皮却是极好的油纸原料,更不知道楮岛海草盖顶也能遮阳,更能避风雨,并且一下子就是延序了几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