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屿北村

屿北村

2021-03-12
中国传统村落 0   |   1


中国传统村落  2015-08-22

image.png

屿北村位于永嘉县楠溪江上游岩坦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溪,自然环境十分清幽。屿北原名菰田,因村南有一座菰屿小山,宋朝时汪氏祖先从后棠湾移居菰屿小山之北,故更名“屿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屿北曾是中共瓯北中心县委驻地。

image.png

 

据《汪氏及徐氏宗谱》记载,屿北始建于唐代,由徐氏所居。后宋朝吏部尚书汪应辰及其弟汪应龙遭秦桧迫害,归隐于屿北后棠塆,至第五代入赘屿北后,徐氏开始迁居至枫林,汪氏一脉日益繁衍。

 

image.png

 

屿北作为一种宗族聚居的形式,村落布局源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进行规划,村落平面呈莲花形,传统的“耕读”文化融合于建筑之中。在“莲花”中心,分布着翕和堂、茂秀堂、三进九名堂、阳和堂、乐德堂、钟寿堂等建筑,其外围建造了七座宗祠,分布在村落四周。护村墙和护村河绕村落一周,并在村的四周设门九处。

 

image.png

悠游村中,古趣盈然。一条1500米长,完全由岩坦溪的卵石垒筑而成的寨墙,饱经风霜傲然绕村壁立,3米多宽的,以石头驳坎的护寨河静静地流淌着,依附在墙脚川流不息。在屿北村内,众多卵石围墙的包围之下,便是古老的木质瓦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历史。

 

image.png

 

屿北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整体感很强,“后山面盆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民居多坐西朝东,村内古建筑占现有民居建筑的85%,现存建筑均为明、清及民国时期风格,建筑多三合院或四合院,平面呈一字形、口字形、日字形等多种形式,梁架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顶为灰瓦悬山顶,建筑装饰朴素简洁。大量卵石、块石、条石应用于古建筑外墙、铺地、寨墙等。

image.png

 

屿北村97%的居民都姓汪,以血缘立村,一个村落就像一个大家族,彼此有着亲缘关系。在古代,这样的宗族组织管理着村里的一切社会事务,现如今,血缘与宗族文化,依然让村民有着保持传统的自觉性。

image.png

 

在屿北村的南面,寨墙南门刚进来便是汪氏宗祠尚书祠,因汪氏先祖汪应辰及其子汪逵皆为吏部尚书,所以以“世尚书”标榜。祠堂里现仍悬挂着年代久远的“世尚书”牌匾。

 

望眼四周,这里全是石头的天地,河岸、水塘、石路及外围石墙全用鹅卵石驳坎;而里圈的石墙和民居则由大块石头砌成,似是不经意间随意垒砌,更多地表现了蛮石素木的天然本性,这一切显得无比自然和谐。世代居住这里的村民们靠山吃山、利用山上的块石、河里的卵石垒筑了寨道、券门、围墙和房屋,并且将鹅卵石做成不同图案花纹铺满院落、街巷、道路地面,让一切都显得那么朴素而自然。

 

村落地址: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