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故事——七狮村传说故事(一)

七狮村

2021-03-14
井陉文联 0   |   1


传统村落保护 

image.png

 

七狮村传说故事

七狮村位于井陉县城南21公里,全村在册人口618人,198户,实际居住人口526人,175户。村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主要有毕、王、于、赵、吕、杜、樊、史、胡九大姓氏。

据史料记载,唐末宋初即有人居,由高、张氏等立庄,元代因避战乱,毕氏迁此。之后,于、王等姓相继迁此,因庄人居于一道形似七个狮子状的沟内,故名七狮沟。后经风侵雨蚀,村落残损。明代,庄民陆续搬迁到甘陶河西岸,临河背坡挖掘土窑洞居住,又称七狮窑,后改成七狮村。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七狮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代有英贤。村内有幸存至今的武仙古寨、葛栏古村落遗址、古宅、古井、石臼、石碾、石磨、古戏台等遗存,有保存完好的建造于北齐时期的“千佛崖石窟”,1956年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宋、明、清时的古寺庙、千佛岩寺、睡佛殿、送子娘娘殿、三皇姑殿等,村里有古寺庙10座,如关帝庙、观音老母庙、龙王庙、山神庙、毕氏祠堂。全村现有明、清时期的特色土窑186眼,石券窑80眼,石楼院18座,石头四合院16处。七狮村特色土窑冬暖夏凉,低碳环保。据专家考证,此类保存完整规模之大的土窑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实属罕见。“高岸土窑、石券石窑、石砌楼院、石头庭院”,展示出“生态民居、低碳生活”的精华与亮点,千年铁树、崖柏,百余通古碑无不记录着七狮村的悠久历史。

千佛岩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千年古县井陉南部,中国古村落七狮村西侧雄伟高大的岩脑山上,山下甘陶河由南向北而过,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溶洞奇观为一体的独特文物景区。“千佛崖石窟”,奇山异境,陡岭颠峰,古柏凌崖,铁树掩映,造像端庄,奇洞幽邃。据《井陉县志》记载,斯洞佛像始雕于北魏,历隋唐、宋、元、明、清代都有雕琢。千佛崖石窟利用天然溶洞雕琢而成,洞口向东,明代修建石券门,门额上镶嵌石匾,镌刻楷书“千佛古洞”。石洞呈长袋状,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中洞深约50米,东部(洞口处)宽3米,中部宽5.5米,西部宽68米,洞内各处高度不等,最高处距洞内地面1015米。在洞的中部北侧向下,有下洞与中洞相连,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高45米不等。另在中洞底部北侧与中洞相连有一上洞,呈南北向,长约25米,宽约58米,高约20米。石造像主要雕刻于中洞,沿自然壁面分层分排雕有1000余尊石佛,故称“千佛古洞”。石佛像造型各异,千余尊佛像千姿百态,横竖排列,遍壁播布。精美的青石供桌,呈“双龙戏珠”图饰,以其“技法精湛,宝相神奕,规模宏巨,特色独具”而名。洞内奇特的钟乳石有的似金钟倒扣,有的似禅师面壁,有的似西天盛会,有的似奇珍玉馐供品,真谓是鬼斧神工,使人暇思万千。千佛石窟造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变幻奇特,是研究我国石窟历史造像艺术及佛教渊源发展的实物标本。道教造像在石窟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当时道教的流行情况,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当时佛道二教相互间的渗透和融合,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千佛岩风景区佛山胜景、风景怡人、松柏呈秀、卉木争芳。名胜古迹千古流芳,洞府庙宇古色古香,好一幅佛山胜景的美丽画卷!

甘陶河发源于山西省和顺县少山东麓的沾岭,经昔阳县流入井陉县,经过七狮村到北横口与绵河汇合形成冶河,全长150公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甘陶河养育着、造福着井陉人民。甘淘河在井陉县的政治经济地位举足重轻,是井陉境内第二大河流,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母亲河”。七狮村面临甘陶水,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赖以生存。张河湾水库建成前,一年四季河水不断,水库建成后,多半年有水。甘陶河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建设水上乐园,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七狮村文化内涵丰富,晋剧、秧歌、拉花、民间传统庙会等。以其“千佛崖窟,灵岩石佛,铁树崖柏,苍龙卧波,高山古寨,孝廉仁礼,毕氏宗祠,栏台石屋,太行民博,雅居土窑”构成一道靓丽的人文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