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清溪清厦村 浓缩客家山村变迁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清厦村

2021-04-11
《东莞时报·悦读周末》 0   |   1




图片.png

清溪镇的清厦村紧邻该镇中心区,虽下辖鹿湖坝、老圩和厦屋村三个自然村,但面积也只有2.3平方公里,不算大。此外,相比东莞其他古村落,清厦村的立村时间也不长,从康熙年间至今,也就300来年,只算是古村中的一名后生。

因为年轻,也因为改革开放后该村实施“工业立村”计划,村中的古建筑如今已存留不多,且主要坐落在厦屋村,但基本还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楼、排屋、巷门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来座碉楼,昭示这是一个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穿过三百年光阴,从清厦村客家先人流浪迁徙至荒山野地扎根,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繁衍生息,再到在时代潮流激荡下漂洋过海,再到改革开放后工业立村,走向现代富强……这座小小的古村落,以其新旧并存的建筑,浓缩着众多东莞客家山村的历史变迁。

南山曾公祠是清厦村一座极具客家建筑风格的祠堂,如今已修葺一新,夹杂在苍老的客家围屋中间很显眼。祠堂的前堂与天井之间是一扇门,左右分别写着“加官”“进爵”,头门两侧置花岗岩塾台,屏门背面悬“忠恕传家”木匾;二进屏门正面悬“森荫堂”木匾;三进铺陶制几何图案地砖,置神台。

图片.png


据清厦村曾氏祖谱记载,曾氏祖公曾仁乔原由清溪九乡婆岭村迁入清厦,以教书为生,得5子。第二个孩子振海经商有钱后,在清厦买了许多土地,在厦屋村盖起祠堂,并命名为“南山曾公祠”,又叫“振海祠堂”。当时民间流传“振海祠堂,假假厦屋”,意思就是指清溪最出名的是振海祠堂。

记得2015年3月份,记者和闽粤赣台数家媒体做“寻美清溪”群访,就来过清厦村,也重点参观了南山曾公祠。那次我们采访到了90多岁的老人曾官宋。这位守护曾氏祠堂半个多世纪的白发老人当天特别高兴,他清瘦矍铄,并特意打扮了一番,愉悦地跟来访者介绍着清厦村的历史、曾氏祠堂的建筑风格,以及他自己的守护往事。

 

图片.png


50多年前,曾官宋就发愿要义务守护曾氏祠堂,不管再忙,每天都要抽空看守曾公祠,再后来就固定是下午两点开门,五点再关门。如今,曾公祠不仅是清厦村曾氏子孙慎终追远、祭奠先祖的地方,也是村里老人的休闲中心。尤其是夏天,许多老人会直接坐在祠堂前的石板上聊家长里短。

2015年的祠堂还没有新修,与周围环绕的客家围屋、七座碉楼融为一体,古色古香、独具韵味。当然,从古建筑保护上讲,祠堂重新修葺是必须的,此前,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曾公祠,就分别在1924年、1983年重修过,但基本延续着从前的格局和风格,依旧是坐东朝西,依旧是三间三进四廊布局的建筑格局。

祠堂的修饰依旧如从前:屋梁上有雕花,墙上有字画,是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花岗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鳌鱼,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封檐板、斗拱,檐下壁画……

这些工艺精湛的木雕、壁画及灰塑等,都和东莞其他祠堂没有多大区别,但很值得一看,且对研究清代东莞地区祠堂文化及厦屋村史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在2004年时,该祠堂就成了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祠堂,作为一座客家古村落,碉楼是必然的标配。清厦村有约十座碉楼。其中南山曾公祠周边就有大小近7座碉楼,占地面积一般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都呈四方立柱形。墙体是用泥、沙、石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为了使墙体坚固,人们运用了客家围屋同样的神秘方法——把糖水和糯米饭渗入三合土中,使墙体变得更为牢固,似铜墙铁壁一般,而且日晒雨淋、经久不坏。

众所周知,客家碉楼的本质就一种军事防御性建筑,其修建初衷就是为维护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从北方不断漂泊而来,不断面对野兽、土著的侵袭、排挤的“客居他乡”的客家人来最缺乏的便是安全感和稳定感。而客家碉楼建筑高耸,可以瞭望也可以攻击,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建筑,里面存储上粮食和水,可以顶得住十天半月的袭扰而衣食无忧,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客家碉楼与漂徙的客家人一样,在岁月长河中承受了无数风吹雨打、苦难磨砺的洗礼,它是客家人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真实写照和建筑丰碑。不过,岁月变迁,时光流转,如今的这些客家碉楼早已荒废破落,成为鸟雀蛇鼠的安乐窝,甚至长满了杂草灌木。

图片.png


当我们沉浸在对古建筑的凭吊中,内心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和惋惜时,却有几座碉楼让我们忍俊不禁起来。这些碉楼位于祠堂后方,从祠堂广场的角度看上去很正常。但是,当我们绕道祠堂右边的深巷,穿过一棵一棵榕树(榕树下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神位)后,一座约六层楼高的碉楼耸立在我们面前,抬头仰望,从二层开始,竟然每一层都有一张脸,每张脸上都有一对长方形的“眼睛”,两眼中间偏下有一张正方形的“嘴巴”,像一个正在吐泡泡的金鱼,又像一个香肠嘴、小豆眼的憨厚可爱的动漫人物。

图片.png


当然,这还不是清厦村最萌的表情包。当我们绕该碉楼走,一个90度转角后,发现碉楼最高处竟然有一张五官清晰的“人脸”:“眼睛”“鼻子”“嘴巴”甚至“耳朵”都有,并且黑着脸(长期雨水冲刷,形成的斑迹),好像它被我们发现后,很尴尬的样子。

这座碉楼叫曾时魁碉楼,建于民国年间,由一座碉楼和一栋民居组成,主体建筑坐南向北。碉楼平面呈长方形,面宽5.6米,进深7.1米,六层高约22米。该建筑碉楼与民居相结合,对研究东莞客家居民居住方式及建筑有一定的价值。

我们一行看得饶有兴趣,然后找来找去,发现清厦村中有几座这样的五官分明、萌哒哒的碉楼,如世和堂碉楼、南和祥碉楼等。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实际上是碉楼的建筑部位,比如窗户、射击口、燕子窝、金鱼出水口等,但谁曾想,这些原本用于战争的建筑设计竟和互联网时代网上的漫画表情包如出一辙,不得不让人喷饭。

古村和想象中的一样安静,这些古民居大约除了一些本地老人居住外,和许多其他东莞古村中的古民居一样,大多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而当我们回到曾公祠时,两位老人在门口乘凉聊天,祠堂的广场边放着自行车和摩托车各一辆,旁边有只公鸡老是盯着人看,时不时歪一下脑袋。广场前有一片方塘,从方塘的水泥围堤和堤壁上整齐鲜艳的蓝白瓷砖上看,也应该是重修没几年。方塘水面上飘动着缕缕悠云和一片闪闪金光,此外就是几小茬睡莲也零星点缀其中,一切显得特别安静。

这种安静让记者忽然想起刚走进清厦村的情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现代、气派的村委办公大楼,接着便是村内整洁的街道和现代民居,此外就是各个年龄的村民忙着各自事情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景象。一静一动,一新一旧,同处于一个世界,给人很强的时空隔离感,恍如有了上帝的视角,同时看见两个时代。

据祠堂的乘凉的老人介绍,在旧社会,村民以务农为主,农闲时间打柴、经营小买卖等补贴家用,一年辛苦到头,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此后新中国成立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食物严重缺乏,年轻人都逃港,前后形成三次偷渡潮,原本只有1300多人的村子,共有800多名青壮年偷渡出去。而青壮年劳力的流失,耕地的荒废,更加加剧了饥荒。

“那个时候我们全村村民都居住在破旧、矮小的砖瓦房里,村内道路都是泥巴路和石头路。”老人指着村中遗存的古民居说,那些房子大多是清朝、民国时期修建的老房子,早就破败不堪了。

“改革开放后,村里有过招商引资,实施‘工业立村’计划,从前偷渡去了香港的清厦人也回来投资建设家乡,2000年我们就摘去了东莞市贫困村的帽子,名列全镇前茅。厂房、新民房不断建起来,一些老房子也被拆掉了。”老人说。

返程时,记者从后视镜看到晃动中越来越小的古村落,脑海中出现了孔子删定《春秋》后的那句感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诚然,历经近40年的改革开放,清厦村的古建筑难免被拆,这是时代发展难以避免的。可喜的是,它依旧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楼、排屋、巷门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来座碉楼,让后人还能看到一座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