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的桃花源,百年聚龙古村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道聚龙村

2021-04-11
风花说粤 0   |   1

 

广州,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社会进步日新月异,水泥森林鳞次栉比,城市寸土寸金。在这喧嚣快节奏的都市里,总想去到静谧恬静的精神家园休憩。最美的地方,莫过于远离尘嚣的桃花源。

在广州城中,有座百年古村悠然隐匿,近在咫尺,却韵味悠长。它清静得让人不由得忘记自己竟然置身在广州这个繁华都市之中,亲近它,仿佛推开一道门,打开一扇窗,就能呼唤出遥远的故事。小河、石桥、戏台,徜徉着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韵味。

在荔湾芳村,从车流不息的芳村大道东,转入冲口小路,离开闹市,沿着河涌小路步行5分钟,经过杏花社区,一路绿溪石桥,草木悠悠,木棉、鸡蛋花,花开似锦。

在转弯处,豁然开朗,在这大隐隐于市的绿意之中,整齐划一的青砖灰瓦大屋群落毅然屹立,这里便是聚龙古村。

图片.png

这是拥有130多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一个可称之为“近代房地产业”雏形的古老村落。广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就诞生于这个村里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之手。它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瑰宝。

聚龙村兴建于清代光绪五年,是广州市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清末居民建筑群,也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区。这座隐身繁华都市的静巷之中的桃花源,承载着百年前岭南名士对世界探索的荣光,还有对乡土故情的眷恋,在时代的洗练中,交织出沉静大气的气韵。

图片.png

在广州荔湾的岭南建筑文化格局,有“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的说法,相对于陈家祠的声名卓绝,聚龙村显得清静低调,但它有着只此一家的沉稳气韵。

图片.png

古村历史

聚龙村的开村历史,要回溯到130多年前。那时还是清代光绪年间,聚龙村所在的这一带,还是一片宽阔的河滩沙地。芳草萋萋,绿树夹岸,清澈明净的大冲涌,东接珠江,西至东漖村,如一条玉带,在它前面飘然而过。

图片.png

当时,广东台山华侨出洋谋生,积攒了一定财富,随着人丁日益兴旺,要觅得一块好住宅地却不容易。于是,台山富商邝敬贺、邝敬庚、邝敬赍三兄弟提议,到省城广州物色地块,开村定居。

光绪五年(1879年),邝氏兄弟来到大冲口以西一带,这里毗邻珠江,风景优美,风水先生仔细勘探后也断言是块福地。邝氏家族便向村民购置了200亩土地,100亩作建房,100亩作耕地,开始了他们的合族迁居。

图片.png

台山富商多出洋经商,较早接触国外建筑经营理念,邝氏族人建村方式很特别,专家称之为“原始房地产开发模式”,是目前广东省发现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开辟了广东省房地产的先河。

邝氏兄弟先请人进行规划测绘,建设规划出来后,筹建的邝氏三兄弟占用七幢,余下的便向邝氏族中定价出售“楼花”,由族中富贾认购。之后耗费了整整10年时间的建设,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20座格局基本一致的青砖大屋,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大冲涌北岸。

图片.png

建筑格局

聚龙村建设整齐划一, 巷陌井然,按井字形平面布局,纵横错落有致。19栋建筑皆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砖瓦楼房(原为20栋建筑,其中一栋在80年代坍塌)前后分三排。

图片.png

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约200平方米,坐北向南,典型的粤中三间两廊。这些民居建筑,外观整齐划一,但每一座又各有不同。前排为设有花园的主人楼,后排为最具艺术底蕴,布局精致的小姐楼。

图片.png

在建筑形式上,这些民居都是两层砖木楼房,基本形式是典型的粤中三间两廊式,经过向纵深方向发展,组合成民间所称的“三上三下”式楼房,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每间房屋入口设吊脚门、趟栊和厚木板大门,屋内则有水井、神楼、砖雕、灰雕、壁画。

兴建聚龙村时,正是我国传统建筑受西方影响并开始发生变革的时期,作为台山华侨的聚龙村的主人,以西关大屋为基础,融入西方建筑元素以及碉楼风格,使得大屋兼顾国外多层建筑的理念,也更注重防卫密封性,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漫步聚龙村,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百年前的广州,亲身体会时代潮流的碰撞。过去与未来,在此刻相会。

显赫一时的邝氏家族

聚龙村建筑屹立百年,私塾、戏台,处处透出华贵之风。当年有此魄力跨越百里买地开村,可见当年邝氏家族财富实力,显赫一时。

当时,聚龙村从南面起前排七幢楼房每间白银3000两,中排七幢每间2500两、后排六幢每间2800两,由邝氏族中四大富商购置,邝其照拥有4幢,邝伍臣拥有6幢,邝衡石拥有7幢,邝明觉拥有2幢。 

邝伍臣:聚龙村的开村筹建人 ,清末民初广州有名的富商,曾创办“邝美南兄弟鞋厂”,其产品远销东南亚,被誉为“广州第一鸡”的上下九清平饭店,其前身即为当年邝伍臣所开“天元茶楼”;

 

报业巨子——邝其照:当年的风云传奇人物,曾创办广州第一份现代报纸《广报》,也曾出任清朝政府派驻新加坡的商务领事、驻美商务参赞助理等职。邝其照先后出版了《中外年表》《英语汇腋》、《英文成语》《应酬宝笈》等中英文书,对中外贸易和教育事业都作出了一定贡献,他所撰写的《华英字典集成》把当时中国的“银号”翻译成“银行”,今天的“银行”就是从他撰写的字典出版后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有“民主”等词语,也出自此处。

黄金巨子——邝衡石:在中国香港创办了“丽兴金铺”,在美国、加拿大都开设分店,被誉为“香港黄金巨子”。

知名商人——邝明觉:清末民初广州有名的富商,在广州商业闹市太平南路购置了10多幢商业楼宇,其中,最著名的商铺是广州第一间大药房“中美大药房”。邝明觉还积极捐资助学,捐建了“明觉学校”。

时代变迁

岁月的流徙,20世纪连续的兵燹、战乱最终让一度显赫喧嚣的聚龙村落于沉寂,远走他乡的邝姓人家大多没有再回来,聚龙村里除了二十来栋老房子还封存着往昔的记忆,渐渐落于衰败。

“人面不知何处去,徒留古屋笑春风”。当年见证着繁华盛景的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沧海桑田,逐渐只是平淡恬静的日常中的闲话家常。

百年古村的保育与重生

在进行保护开发之前,昔日风光显赫的聚龙古村淡出历史舞台,日渐萧条衰败。值得庆幸的是,在一批批文化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在新的运作机制的不断引入下,聚龙村这个百年古村再度迎来重生的光彩。

在多方的努力下,聚龙村于2000年12月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区。2002年,聚龙村16、17、18、19四幢老屋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也已以现存民居建筑群为核心,制订保护措施,正在对濒危的民居建筑进行抢救式保护。

同时,聚龙村的保护也引入了新的运作机制,拥有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园、广州信义国际会馆等成功改造案例的广东晋明集团现对聚龙村进行保护性开发。

广东晋明集团回购聚龙村老屋后,在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修缮、保护,然后再在允许的范围内,引入艺术家、文化机构进驻,再现聚龙村昔年胜景。

如今的聚龙古村致力于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不断思考世代交替与人文情怀的关系。对旧建筑的保育、艺术氛围的营造、与新潮商业思维的结合,让百年建筑,焕发出它如旧亦新的文化面貌。

未来,聚龙村会聚集一批文化、艺术之龙,那时的聚龙村当又是一番胜景!

这所有的一切连同传统婚庆体验馆、国际艺术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体验店及广场上的特色花轿,无不带着独特的岭南文化。

图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