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古村系列之——林寨镇古村落(上)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

2021-04-16
和平发布编辑部 县文联 0   |   1




图片.png


总体概况

浰江源于广东省和平县杨梅嶂,流经和平县的浰源镇、热水镇、合水镇、林寨镇,于和平县东水街注入东江,是和平县的母亲河。在浰江河畔,有一个环境优美的古村落,它位于林寨盆地之中,四周均为宽阔平整的良田,是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享有“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文化遗传名村”等美誉。走进林寨古村落,一座座浸满了历史烟尘的四方形古堡赫然跃入我们的眼帘,它们静默地肃立在绿色田野之上,和远处淡黛色的青山、天空中低垂的白云一起构成了一幅奇异又和谐的画面。曾经的林寨河道交错,水上运输十分发达,是浰江河上一处重要的码头。随着水运衰落,林寨不再是昔日繁华热闹的码头,古村落的大家族也已不见踪迹,古旧的屋舍、石子铺就的小路和缀满青苔的壁角,都透露出一股静谧来。如今,林寨古村落作为一个古建筑景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中有怀旧的游客、寻找灵感的摄影师、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和平县委、县政府对林寨古村落高度重视,林寨镇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对林寨古村落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努力把古村落打造成4A级精品旅游景区,以“东江商埠、客家水乡、田园古堡”三个特色突出林寨古村风貌,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展示新形象。

地理位置

和平县林寨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陲的九连山区,距离和平县城35公里。辖区面积93.0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65万亩,耕地面积15966亩。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13年末总户数7372户,总人口2.97万人。被誉为 “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名村”的林寨古村落位于林寨盆地之中,南临浰江,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

林寨古村毗邻林寨镇区,主要由林寨镇石镇村、兴井村和楼镇村3个行政村辖区内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分布的自然村落组成,主要包括:石镇村下辖的下镇、老圩坝2个自然村;兴井村下辖的下井、兴围、上新、下新4个自然村;以及楼镇村下辖的上镇、上楼和下楼3个自然村等,总面积约373公顷。

历史渊源

据史载,和平县林寨镇建制于秦朝,古时为龙川县第十二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南下,南越王赵佗为防御来犯之敌,派一姓林将军到当地筑寨守关,后来便以其姓命名为林寨。

秦汉至元代,林寨与岭南其它地方一样,缺乏官方史籍记载,推测这一时期属于军屯演变为村寨,驻军与当地土著居民通婚融合,形成林寨最早的“客家人”。

元末明初,中原战乱,林寨迎来了大规模的客家迁入潮,有陈、黄、曾、林、赵、孙、朱、彭、苏、周、廖、杨、肖、钟、蓝、汪、伍、戴、王、华、魏、何、邝、程、袁、田、马、张等28个姓氏的客家人从福建、赣南、梅州等地迁入林寨。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朝廷设置和平县,县令为心学大师王明阳,林寨从龙川分出,划归和平县管辖。

清代至民国期间,当地富裕人家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座高大的房屋,形成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古民居一共 280座,目前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有24座,其中清代20座、民国4座,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古村特色

林寨古村历史悠久,传统建筑规模宏大,数量多,建筑类型丰富,在“山-水-林-田-村”历史生态环境保存的整体性方面表现突出,村落空间格局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历史街巷众多,且核心保护范围历史传统建筑的比重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是研究粤东地区传统社会形态和地方文化特性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对研究粤东地区传统客家社会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客家传统风貌建筑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林寨古村拥有大量客家风格的方围屋,又称四角楼,既有西式洋楼,又有中式庭院,每座楼三层以上,每层面积数百至数千平米不等,其规模、数量,在全国实属罕见。知名度较高的有谦光楼、永安楼、颍川旧家、司马第、小洋楼、薰南楼、福谦楼、永贞楼和赤楼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集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体的谦光楼。林寨古村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洪、防卫、居住、仓储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田园古堡群。

1、空间布局总体概况

图片.png

俯瞰林寨古村,整体格局可概括为 “山-宅-水-田”,古村北靠丘陵小山和水库,南临东江支流浰江,四周是宽阔平坦的田地,远处山体林木苍郁,四季常绿,有着美丽的景观天际线。林寨四角楼主要以围拢式组团布局为主,坐北朝南。村中间有一条大街巷,村头为石街口,中间是上石街,东路段叫金带街,前后绕着古城墙,还有鹅卵石铺就的环村通道。村落空间格局呈现多样化的特色,既有按照八卦和七星伴月而建的圆形围村(上镇村),也有模仿船型的村落格局(下镇村),还有以若干独栋四角楼而成的空间格局。村中民居有四角围楼、从厝式和府第式等不同格局,高低错落,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点缀古榕和竹林,与远山一起,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

2、房屋与环境

林寨古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形成“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之势。山势为岭南丘陵典型地貌,山势平缓、植被丰富。 

山体:古村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的小盆地之中,山体高差50米以内,较为平缓,海拔150米到100米之间。 

河涌:东江上游的浰江河贯穿林寨镇,因水而兴,古村落在浰江河畔,古村四周有两条小溪绿水环绕,船艇可通浰江。 

绿化:古村周边山体植被属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多属常绿阔叶林木。植被丰富,四季常绿。浰江两岸绿树成荫,古村随处可见参天大树,山林竹林郁郁葱葱,与恢弘的建筑相映成辉。 

街巷环境:下镇村地势低洼,外围原砌有围墙,村民所建楼房多为木石建筑。整个下镇村呈船形,四周有水环绕,分东南西北四门。街巷村道都铺有鹅卵石,并且道路设计呈中间高两边低,雨水自然向两侧排水,保证晴雨始终不会泥泞。

3、房屋和风水

林寨古村的选址在堪舆学上属于“狮象守水口”的风水宝地,寓意庇护子孙后代,人杰地灵。“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形成了林寨和谐生态的人居环境观,下镇村形态上如船,坐落在浰江河畔,村落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200多米。村内居民大街小巷布局合理,村道为河卵石所铺,中高两侧底,呈龟背状易于排水。四周有两条小溪绿水环绕,船艇可通浰江。同时“天人合一”的风水观也促成了村内“祠宅合一”和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 

4、建筑方法

古村建筑材料丰富,既有用青砖砌筑、土砖砌筑和石块砌筑,也有多种材料混用的现象,如:下部使用青砖砌筑或石块砌筑,其上则使用土砖等,在材料选用和建筑工艺方面,反映出就地取材的特性,同时具有客家建筑技艺的典型性。在建筑形制和建造技术方面,极富客家特色,在粤东乃至岭南地区的客家传统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同时,建筑材料丰富多变,建筑体量、造型和空间形态各异,具有丰富性。 林寨古村对研究粤东乃至岭南地区客家人传统建筑文化、艺术和技术风格及其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5、造型艺术

古建筑四角建有碉楼,立面高8至10米,主体建筑大多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屋内有石雕、木雕等艺术装饰,无论是柱子、金枋、脊枋和屏风,均大量使用了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有麒麟、瑞兽、梅兰菊竹、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艺术图案和对联匾额。雕刻手法精湛,表面所镀金漆至今仍熠熠生辉,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重,在全国实属罕见。

代表性民居

1、谦光楼

图片.png

在众多的四角楼中,谦光楼最具代表性。谦光楼建于民国九年,五进三幢设计,外加四栋走马楼,整幢楼房有 11个天井、18个厅堂、每层86个房间,共计324间,占地面积2709.26平方米,建筑面积6502.22平方米,总体保存较好,是林寨古村单座体量最大、最有价值的四角楼。

谦光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和西方文化,造型独特,蔚为壮观。4个阁楼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可窥探四面动静。窗户用花岗石雕凿而成,楼房以石灰、河沙、糯米粉、鹅卵石夯成两尺厚墙,整栋楼坚固无比。楼内有花园、水井和粮仓,原有土砖铺地及雕梁画栋保存完好。屋梁石柱饰有花纹,屏风牌匾镂雕木刻,金漆油刷,美不可言,是典型富户庄园。目前辟为民俗馆,展示林寨古村的客家民间风俗。 

图片.png

近观谦光楼,最为明显的是大门两侧刻有葵花向阳图案的花岗石柱,二门和下厅门楼分别也有两根花岗石柱顶立,石柱和柱墩刻有各式不同花纹,这在其他地方是少见的。细看大门两侧,可以看见各穿9个大如茶杯的圆洞,再以9条如茶杯大的铁棍嵌入墙中,号称九子杠,各扇大门都装上坚厚防火防弹的泡桐木做成的门板,每遇紧急情况,将九子杠拉出闩上,再关闭大门,固若金汤、安如泰山。

2、颍川旧家

颍川旧家坐落于下井村显赫位置,始建于民国十九年,是民国广东省督军府顾问、曾两任和平县长的陈襄廷的新楼。颍川旧家共两层,占地面积1095.23平方米,建筑面积2641.06平方米,为三进两侧建筑,设计精巧,另具一格,气派蔚然,是典型环保型楼宇。该楼石雕木刻,独具匠心,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琉瓦流彩,器宇昂然,门前有两根10多米高、花岗岩做成的罗马立柱,稳重而含蓄地流露出这家主人的博闻多见。颍川旧家两侧建筑,设计十分考究,注重环保,雨水从墙体涵沟流下,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图片.png

颍川旧家大门匾是首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恺所题,谭延恺与陈襄廷素有交往,故襄廷新楼落成后欣然为之书题“颍川旧家”四字为匾。据说谭延恺一生从未题过匾,惟此次例外。时到今日门匾仍保存完好,更显得弥足珍贵。陈襄廷早年曾资助邑人徐傅霖读书成才,结为知己。楼内的很多书法出自民国时期政要和书法名家之手,还留有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农民运动培训班和抗日同志会等历史记忆。它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社会影响,是当时的政治与文化的象征。现颍川旧家被开辟为人文馆,用于展示林寨古村的人文历史。

3、司马第

图片.png

司马第是司马门第,始建于清嘉庆二年,距今200多年,由朝议大夫陈鸿铭所兴建,是三栋楼房依次连贯九栋的总称。

图片.png

司马第为府邸式结构,厅廊屏风十分考究,木刻镂雕别具一格,木雕金光灿灿,内有古村“鲤鱼跃龙门”。这里厅堂宽敞,窗明几亮,历来是村内排练粤剧之所。1932年粤剧名家薛觉先、叶弗弱、李翠芳等送戏下乡曾在这里排练。曾是浰江公社千人食堂和毛泽东思想文化室。司马第现为农耕馆,用于展示作坊工具与昔日林寨农耕文化。

4、永安楼

图片.png

永安楼,即下镇当铺,建于清光绪六年(1881年),是谦光楼与广文第二家富绅合办的乡村银行。下镇当铺主要业务是收取质押品,发放贷款。因为都是乡里乡亲,这间典当价钱适宜,常常急人所急,放宽尺度典押,生意一直很红火,这正是下镇当铺的可贵之处。据传苏东坡赠琼州姜君弼的端砚和清末两广总督叶名琛的眼镜,曾流入这里典押。永安楼总体保存较好,整体布局特别,天井为多层递进式,顶层为廊道,内部保留大量木雕构件,庭院内有古井。

5、薰南楼

建于清道光丙午岁(1847年),是林寨富绅陈襄廷祖父陈豫年的当铺,也是林寨地区早期的乡村银行,其在龙川、河源、连平、兴梅等地开设分行。陈襄廷参加同盟会的时候,曾资助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帝制。1915年,股东陈锦均引进旅居新加坡的华侨陈桂源外资联营办起创林织染厂,合办逢源栈各省杂货苏杭商店,开启林寨中外合营之先河。此为林寨地区早期的乡村银行,经济实力雄厚,体现着东江客商的气派。

“薰南楼”牌匾已丢失,其整体建筑空间为林寨各个四角楼中格局比较特别的,与下镇当铺也很不同,历史悠久。正门留有“徐庆弟”门牌。

6、小洋楼

图片.png

小洋楼建于民国时期,是仿西洋式建筑休闲场所,在林寨古村当中是一座很特别的楼。其式样与开平碉楼大致相同,洋楼的建筑与布局,完全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设计。屋主陈襄廷在造型和设计上巧妙结合西洋建筑艺术,其楼顶是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饰以绿色琉璃檐瓦,护栏用通花窗和花瓶柱,室内和楼梯铺上意大利彩砖,光彩照人,呐喊回音,美不可言。小洋楼总体保存较好,大门前是小巷,主体建筑有伸到旁边建筑的一个空间,疑是后来加建。粤剧在林寨的盛行与此楼也有着密切关系。

7、福谦楼

福谦楼占地2365.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89.48平方米,总体保存较好,为具有内院的四角楼。楼内原有土砖铺地及雕梁画栋保存完好,部分门窗上的雕花金箔保留完好,内门仍保存着完好的、雕刻仔细的“大夫第”石刻门匾,是重要的历史建筑。

福谦楼的主人为富绅陈瑞山,是林寨为数较少的寿、富、康、德,考终命五福寿星,其新楼大夫第别称福谦楼,据说屋主发迹前势单力薄,时常遭到别人奚落、歧视,他凭着“谦让”两字处事,终成正果。此楼据说风水极佳,自清光绪8年(1883年)建成后,财丁两盛,多育兴国安邦贤才,长久不衰。

8、永贞楼

永贞楼,是清乾隆甲寅岁(1794年)朝廷赐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是古村中最高大的建筑。此楼是较早建筑的四角楼,它造型独特,气派蔚然,曲径幽巷,通屋连通,炮楼巷道,水井马厩,一应俱全,其楹联是“永臻百福,贞协万年”。

永贞楼一门当关、固若金汤,据传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廷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目前永贞楼的环境保留原貌,门前仍保存着半月形生旺水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现由香港实业家周敏雄先生承租,辟为“乡村客栈”客家古堡酒店。

9、赤楼

赤楼即新朝议第,是清咸丰知府陈鸿鉴的祖屋,占地面积1833.29平方米。屋内有一块门牌“大夫第”,其楹联是“朝纲守常,议定鸿图”。当年建楼地基需要填方,建筑基础不太坚实,建成后墙体出现一些小裂缝,当地人称裂缝为爆拆。

此楼也是林寨四角楼中唯一有门当户对的门楼,这里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广西全州同知陈鼎年、朝议大夫陈雨翰、篮翎同知陈聘年、教授中宪大夫陈寿年和陈襄廷的祖父陈豫年皆岀自此门庭。林寨古村的热血青年,较早接受革命思想,曾在这里举办过农民运动讲习班,组织农会,后来纵二支队驻在这里,指挥过红色暴动,留下赤色记忆,因此乡民们将此称为“赤楼”。

 

10、大夫第

图片.png

下镇村头的大夫第,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占地面积1231.23平方米,建筑面积2085.11平方米。大夫第空间格局保存修缮较为完好,内部以木柱为主,保存较多雕刻精美的木构件,三进厅铺地有三个特殊白色圈铺饰。

楼主陈肇霖贵为朝议大夫,他巧以“锚地”之名,期冀官运长久,世代荣华,在这村头上兴建新楼,当时因宅地不全,只建成三个角楼,故乡人称谓为三角楼,此楼是直系孙裔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被瓜分,故能保护完好。据说三角楼风水龙运颇好,加官晋爵,多有建树。

11、陈氏宗祠

图片.png

大厅下是林寨下镇陈姓宗祠,俗称下镇房。下镇宗祠建于元朝,是两幢两厢建筑。坐北朝南,与林寨主峰铜锣嶂遥相呼应,成官星正照吉相。建筑为明代风格,古朴壮观。早年是祈福祭拜之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临时乡政府和农民夜校,文化革命时在此排练样板戏。

12、德星第

图片.png

德星第是下镇村陈姓14世凌九公长儿济士公的祖屋,曾孕育出众多的乡邑精英,有“一口鱼塘三栋屋,一个秀才三百谷(即田租300担)”和“九世衣冠一脉传”之美誉。清嘉庆8年癸巳岁特大洪水冲塌中厅。21世裔孙陈仿邹是基督教支会董事长,是辛亥革命后林寨首位剪除发辫之人,1918年他创办的创林织染厂参加年度广州轻纺产品评比二等奖的花布和抗战期间驰名中外的驱瘟疫神药“存诚堂救急水”就诞生在德星第。当年徐傅霖先生书题“亦云居”,至今仍翰墨清。200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长、现省文联党组书记廖曙辉重新为德星第题名。

13、广文第与德馨第

建在下镇金带街路段的广文第与德馨第,是清末后起富绅陈辅臣、陈鲲池兄弟于光绪二年(1877年)建起的鸳鸯楼,至今130多年,屋内梁柱椽栋,式样新颖。

14、美尽东南

图片.png

美尽东南是早于颍川旧家的一幢建筑,楼主有章生五子,人丁兴旺,后辈多外出读书成才,但各人理想不同,形成泾渭之分,有人在国民党政府任职,有人投身革命,抗战期间有军队长驻于此,常常前屋国军驻防,游击队从后门潜入运军火,由于主人善于应付,形势十分微妙。美尽东南对联:美尽景色秀 ,东南薫风清。

15、中宪第

中宪第是清光绪廿三年(1898年)教授中宪大夫陈寿年的新楼,该楼牌匾以朱训当遵、业广惟勤等哲理为主,曾孕育文人学者无数。其后裔陈慧生是农民讲习所教员、东二支领导、中南大学教授,目前,中宪第文风仍在延续。

16、丰翔第

丰翔第是下镇鼎公元通派系凤旗公于清嘉庆年间建造的楼房,至今有200年历史。其建筑特色有异于其他四角搂的围楼式建筑,重门深巷、曲径迂回、庭院深沉、井台露天、屋后留门。宗族中自古以来崇尚文明,孕育文人雅士多,有前清大学生、民国留洋学子和飞机设计师、银行家、大学教授、旅美华侨、粤剧演员等高端文人学者。 

17、光耀邦家

光耀邦家,本名广文第,是前清举人陈肇基建于道光年间的新屋。距今200多年历史,1916年孙中山先生委派陆军文职少将石孟涵从广西桂林到和平县国民政府任县长,任中,石孟涵曾到时任和平县秘事的陈娴伍家乡作客,石孟涵感于林寨下镇村民的纯朴美德和盛情,欣然书题《光耀邦家》门匾。陈娴伍是秀才出身,曾入惠州书院深造,他才华横溢,下笔成文,他见县长写下这祯传世墨宝,略作思考,很快就写出“使君光耀,荣我家邦”的对联,让在场者称道。 

18、康乐遗风

兴井村康乐遗风是邑庠生陈行衢公祠堂,行衢公,字以康,诲语教育嗣孙,耕读为本,守示教言,以“创业难,守业更难,知其难,不畏其难,读书乐,为善最乐,知其乐,当寻此乐”为康伯家风,祠堂外门 有时任和平知县何一鸾书题门匾“康乐遗风”,字法苍劲秀雅。

19、太邱家风

本指陈姓另一堂号,这幢太邱家风,是下镇富绅陈百谷新楼,该楼为一进两幢,后幢两侧分设侧门,满室窗明几亮,壁绘书法悦目,厅廊宽敞有致,建筑巧究,设计精良,有水井,有庭院,有杂屋,有围墙,独具纯朴的农家风格。太邱家风因屋规模不大,屋主人的素质较好,具有较好的环保和爱护古建筑的意识,故该楼至今仍保持原貌。该屋大门前内院有一小球场,当年主人常在院内打球,十分热闹,这里是乡民体育健身的场所。

20、天佑楼

天佑楼是曾任连平分府武德骑尉陈宪恪的新楼,因天佑楼位居开阔地带,当年国民党驻军多在该楼驻防,然而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天佑楼子弟却多有人参加东江纵队。天佑楼有一块“忍”字木匾,字法苍劲有力,小篆跋文十分精美,被崇为镇宅之宝。

21、宣仪第

宣仪第是兴堂玄孙陈镜中的新楼,陈镜中字宝三,因该楼阁楼墙上绘有一个时兴的八卦钟,指针永远都是9时正,故乡人称宝三的钟一天两次准点,所以大家直呼此楼为宝三,楼内多绘描梅兰竹菊四时花卉,曾在墙顶描绘狮子、麒麟,皆出自本家之手,本屋藏有一木南瓜叫《八仙贺寿》,惟妙惟肖,视为镇宅之宝。

22、贡元

贡元是下镇古村的学宫,原是贡生济时公房下的书塾,后在此设初试考场,深受学子欢迎,曾孕名儒不计其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曾享“仕途进阶多骄子,十八担书笼育英才”之誉,此屋是为下镇古村文化圣堂。

历史人物 杰出乡贤

林寨镇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俊才辈出。

陈琼润:林寨兴井村人,十四岁参加秋闱,入县学取第一名,优录拔贡,道光甲辰科在顺天会试中考取举人,道光27年丁未科在保和殿参加殿试,荣膺进士,被钦点为运盐司运副,后任通政使司参议,数年后派任两广巡抚,后召回直隶州任知州九年之久。其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政绩卓著,书写了客家人为官之道的史绩。

陈襄廷:林寨下镇人,出生于富裕之家。民国二年被推举为县议会议员,民国七年被推举为广东省议会议员、督军府顾问,后来曾两任和平县县长。其为官公正廉明,爱国爱乡,为民尽责,常行善事。

陈所先:林寨镇上楼村人,在外敌侵略中国之时,作战勇敢,曾任虎门要塞防守百长,后因在对敌八国联合舰队时击沉三艘敌舰,林则徐授其虎门督府千总之职。

陈巨川:林寨兴井村人,幼年因家贫未能连续上学,刻苦学习,于光绪二十三年在惠州考中秀才后,被乡中贤达陈襄廷聘为塾师。民国初立,陈巨川劝说陈襄廷改办国民小学,亲自充任教员。在其推动下,一时废私塾办学堂高潮迭起。他也被称为平民教育家。

陈访邹:林寨镇下镇村人,生于光绪十三年,曾到梅县、广州读书,思想先进、开放。辛亥革命后,他从广州回家休假时,联络乡中进步青年宣传新思想,带头剪除发辫,革除恶习。1920年县长陈襄廷聘其为和平县教育课长,陈访邹锐意革新,坚决取缔旧私塾,实行新学制,严格考试制度,是当地改革开放先行者。

陈慧生:林寨下正村人,是东二支教员。其自青年时代起就追求民主、进步、自由,在家乡与人开办农民运动讲习班,对青年进行抗日爱国思想教育,并创办抗战学校。后进入东二支部队,在和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之后被任命为文教科长。

陈佰益:林寨下镇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广东高等警察学校毕业后,曾在龙川县老隆镇任商会长、惠阳县长秘书、十九路军蔡廷锴部队参谋等职。任职期间,禁赌、缉盗,亲自组织军力,平定了东江一带盗匪,保护了一方平安。

陈志干:林寨下镇村人,历任公社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书记、河源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河源市政协主席。他在领导工作岗位上政绩斐然,在为家乡建桥铺路、中小学建教学大楼、浰江图书馆、跃进十里大堤、林寨教育基金会和林寨客家古村落保护、修复、开发等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振湖:林寨下镇村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军事学院。历任部队无线电技师、师参谋长、海南省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89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转业后,任海南省口岸管理委员会任副主任。

陈照林:林寨严村人,高级工程师。长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发育与遗传研究所党委书记。现全家移居美国。

陈锦铎:林寨镇兴井村人,先后在华北财经学校、武汉中南财经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委文教部、省教育厅工作。1961年调广东省教育厅,先后担任中小学教育处副处长、计财处处长、副厅长职务。

陈仰望:林寨上镇村人,曾任职教师、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林业局局长、市林业局副局长、中共紫金县委副书记、和平县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

陈庆洪:林寨下镇村人,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曾任北京手表厂工程师。1996年组建北京北洋轴承集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几十年来,他驰骋商场,成为颇具盛名的企业家。他热爱家乡,对家乡公益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资助。

陈雪英:林寨下镇村人,在中共中央联络部办公室工作过,曾任中联部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有专著《邓小平与香港》一书。

陈青:林寨下镇村人,笔名田青。在东江公学结业之后参加东二支部队,曾任小学教师、县文化馆创作员、馆长、县采茶剧团编导。省、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女儿上大学》《争地皮》。他创作的数十个戏剧作品,荣获省、市创作和演出奖。

陈小白:林寨下镇村德星第人,河源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和平县一届人民代表,民间故事讲述家。他曾编导主演过《杀子报》《赤叶河》《斩二王》《搜书院》等粤戏节目,整理出版林寨第一本乡土文集《山城史话》和《晚会凝光集》,曾为“思乡亭”“书香亭”等撰写碑记,对整理和研究民间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陈裕望:林寨兴井福谦楼人,曾在东二支部队交通总站任行政助理,转业后在林寨小学、四联中学、浰江中学、和平中学任教,是和平县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县人大第八届常委会常务委员。先后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县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

陈振昌:林寨楼镇村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河源日报》副刊部主任,1972年在《南方日报》发表处女作《表演会上》,出版小说散文集《窗口情》《寻找真实》,报告文学《话说和平》,环保诗歌集《为地球母亲而歌》等,是河源市历来首位召开作品研讨会的作家,曾任河源市作协主席多年,卸任后仍深受同行后辈尊敬,担任河源市作协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