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古村系列之——林寨镇古村落(下)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

2021-04-16
和平发布编辑部 县文联 0   |   1

古迹文物

1、千年古城墙

图片.png


下镇村历来是官兵必争之地,1350年,陈姓立基下镇时,村中已遗有北宋护城墙。早年浰江深湍,尚无河沙,是船载东江沙筑城,墙体以河沙、石灰、卵石和糯米粉夯成二尺壁垒,是为御匪防洪而筑,牢固无比,坚不可摧,历千百年而不朽。护城墙原高三丈,长约四百余丈,分东西南北四门,方圆十里可一目了然。由于下镇村地势低洼,濒临浰江,常遭水患,地表随洪逐高,昔日城顶已成墙脚,瞭望孔误为涵洞。

2、东门

东门是下镇古村正门,下镇村是船形,两边有护城河,四周碧水绕环,船艇可通东江。下镇村落布局合理,巷街纵错有致,有两条石街贯穿全村,交通极为方便,排水导污设计精良,村內学堂塾馆、花街当铺、神庙宗祠、水井马厩、戏台广场,一应俱全,清嘉庆年间京官韩师愈下乡巡视时,立东门见此地风光秀美,欣然书题“美聚东南”。村内有三个广场,东门广场,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可容数千观众,世代是乡人娱乐之所,早前的农历九月廿七日,是下镇庙会,盛行阿公岀行之俗,乡人常邀省城戏班前来演岀,十天经月,历演不衰,粤剧老倌薛觉先、叶弗弱、李翠芳等曾在此地献艺。

3、千年古巷和地下古道

下镇村目前的古巷是陈姓立基建村时形成,距今约七百多年历史,古巷以石仔铺路,排污排水设施完善。在我们脚下,还静卧一条砖铺的巷街,成为沉睡的历史的文物古迹。它们应是千年古道遗址,它是村民在2005年夏修砌化粪池时发现。青砖铺道距今地表深约1.2米,路面多积淤泥,是村落上升的历史见证。

4、古井

林寨古村位于浰江河畔,村民的饮水靠深井供给。因此,水井记录了古村的变化。公元前214年,秦朝派龙川县令赵佗派林姓将军驻防林寨,筑有一座石砌的水井,现位于林氏祖屋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并在长期使用之中。陈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年,始祖陈元坤公疏古村南门的古井时,曾出土晋朝筑井石碑,距今1700余年。因村廊低洼,常遭水患,地势随之逐高,凡历百年必升井台;明孝宗元年(1488年)修井,一改残砖为石砖;明万历二年,井圏叠层;清乾隆九年置換紫铜矿石井圈,井身抜高;民囯十五年(1926年)修铺井池,今南门井占地面积约36平方米,井栏高90公分,井宽1.5米,井面直径为褚赤色麻石,周边井盘2米多,井面铺棕红色石板,平洁光滑,方便村妇浆洗衣物,外环有石槽冲涤污水杂物,废水从暗沟排出南门口大鱼塘,设计颇具匠心。

5、船艇

旧时林寨古村由于地势低洼,临江河,常常日遭三浸,村上的人为抵御水患,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将船艇放在门楼上,当洪水漫浸到一定高度时就将船艇退下,然后沿着村子的大街小巷救助灾民。船艇是村民的保护神。

6、林屋井

林屋井在兴井村林氏宗祠旁边,距今约2000多年,传说为秦朝(公元前214年) 龙川县令赵佗派林姓将军驻防林寨时所修建。古井为石砌,一丈见方,呈四方形,水深约一米。 自古以来,林屋井在军事地理上都很出名,旧时的军用地图就标示着它的位置,当年王阳明应对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红巾军攻占林寨时,首先就是控制林屋井,确保部队饮水安全。

7、族谱

其他资源

01

田园景观

林寨原本就是农耕为主的古村落,聚落周边良田千亩。整齐划一,古村周边原是易涝低产的“湖洋田”、沼泽地。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林寨古村的村民通过在“湖洋田”里打下数以万计的“木桩”,固化地基,然后覆土在上面,形成平整划一、面积一样的条块状“标准农田”,且是高产示范农田,成为当时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先进旗帜。农作物一年三熟,所以不同季节有不同风格的大地美景。 

02

传统美食

客家菜系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食文化底蕴深厚。林寨特色菜肴有客家十酿、水晶霸鸡、客家酿豆腐、客家酿苦瓜等,自酿客家酒口感好,有活气养血之功效,一年四季均可饮用。 

本地土特产品种类丰富,香菇、毛竹、猕猴桃、银杏白果、奈李被国家评为定点生产五大基地。此外,木耳、茶叶、竹笋、柿饼、茶油、腐竹等也十分著名,猕猴桃饮料与优质大米畅销各地。

03

多元文化

通常,古村落是孕育乡土文化的基础。然而,林寨古村却聚合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福佬文化、西洋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并存与融合。既保持了客家人宗教信仰“多神”的传统,同时也接纳异文化的宗教信仰。关帝庙、华光庙、佛祖庙、五谷祠、牛神社、林云岩寺、眉峰寺、黄坤山庙、文武帝庙、天后宫(妈祖庙)、福音堂、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遍及古村及周边地区。

据调查,古村及周边庙宇众多,代表性的有:关帝庙、华光庙,信众约500人;佛祖庙,信众约200人;五谷祠,信众约300人;牛神社,信众约60人;林云岩寺,信众约800人;眉峰寺,信众约400人;黄坤山庙,信众180人;严村文武帝,信众120多人;天后宫妈祖庙,信众约1000多人;上楼福音堂,信徒200多人;石镇村教堂,信徒120多人;中潭陈屋天主教堂,信徒130多人;孙屋天主教堂,信徒100多人。

(1)客家文化——积淀千年代代相传 

现保留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婚俗、祭祖、“打醮”、船歌、妇女哭嫁歌、舞狮、香火龙、农事节日、年宵喜庆等。

华光大帝“阿公出行”,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华光大帝阿公出行。旨意是:太平盛世,喜庆财盈粮丰之年,祈求来年更好。庙会理事会先安排搭好戏台,并将存放在保管间的仪仗旌簇、锦旗锣鼓、锡铸的八仙神像、锡制八宝、宫灯掌扇、坐像出行金辇车辆等物件取出,由该年推选的执事人等,将华光大帝神像从神坛上取下来,换上新袍服,抹洗干净大帝的脸面,由迎神队长,手抱行像并安放好行像坐位。分由前面四人,后面四人抬着巡行,那些选出来的礼仪首事,身穿礼服头戴礼帽,手执羽毛扇或蒲葵扇分列两边,傍着金辇。抬着金辇的巡游车随同仪仗队、鼓乐队出游,接着是飘色表演,挑选出的貌美的小男孩,立在杠杆上,男扮女装,头扎小辫,身穿花衣裳,脸似桃花,俨若小仙女。那些扮演武将、花旦的,在杠杆上随意摆动表演多种动作。后面是醒狮队和舞龙队。大帝从八点半钟出行直到正午,才能完成大帝巡游活动。

(2)粤剧文化

林寨古村的粤剧,源于民国初期。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是林寨的华光大帝庙会。理事会先在林寨街口或古村东门囗搭好戏台,请省城各大戏班(大广班,如胜寿年戏班、祝丰年戏班、镜群英戏班、通天彩班、四海文明班、珠江艳彩班等)前来演出。 

1924年夏,廖承志随同学陈子敬回乡村度假,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与四角楼子弟们交朋友,廖承志教他们学会了南音名曲。1932年由薛觉先(粤剧大师马师曾的师傅)、李翠芳等主演的粤剧《恨不相逢未嫁时》在古村演出后,粤剧从此在这里扎根。古村开始有自己的粤剧社。从此,粤剧渐渐盛行。抗日战争时期,排演了不少抗日救亡题材的曲目,如《血债何时了》,《烽火危关》《杀敌慰芳魂》《附荐何文秀》。1944年端午节粤剧社表演新编粤剧《热血忠魂》,以模拟火烧日本战船的形式宣传抗日、撒发抗日传单、进行万人大游行,在当时引起轰动。1949年前后编导了《白毛女》《放下你的鞭子》《杀子报》《赤叶河》等粤剧,慰问过南下大军,配合土改运动,在当地和周边乡村频频演出。1958年成立浰江公社粤剧文工团,排演了《花云戴箭》《斩二王》《红色种子》《苦菜花》《三国演义》等演出节目。文革期间移植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 1980年,林寨古村的陈小白、陈推许等老艺人排练了粤剧名本《搜书院》,节目演出得十分成功。之后,举办过 “林彭两镇十大歌手粤曲大赛”等活动。1989年第五届教师节举办《粤曲专场晚会》等。

(3)福佬文化——妈祖崇拜三百年 

妈祖是福佬文化区的主要神明之一,其影响力遍及闽南、粤东、粤西沿海及台湾岛。

林寨古村拥有东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天后宫(妈祖庙),福佬文化的符号深深植入。据记载:早在元末明初之时年间(公元1266-1277年),福建籍移民陈元坤、陈元开兄弟等人南迁和平县沿江一带安居生息,在浰江河边的孤魂山下建有小庙拜祭妈祖。随着林寨水上运输发展,妈祖威灵显赫护荫船商顺利远航。长年有林寨和沿江的东水、彭寨、古寨、合水、粮溪的船队及龙川的水客,前来天后宫进香膜拜。清乾隆六年(1741年),信众们在浰江河出水口处建成大庙,面积约360多平方米,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正门书有对联:恩覃海国,德沛井疆。正殿大坛立一金身妈祖像,坛联是:妈祖显威风平浪静两岸庆,天后赐恩国泰民安四方宁。柱子的对联:妈祖镇江四海欢庆歌盛世,天后扶土五洲蒙恩乐太平。 

04

影视之光

林寨古村拍摄的影视作品: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独立大队》

2010年5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阿妹》

2010年12月,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故乡在召唤》

2012年2月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走进义门陈》栏目组

2012年3月中央电视台的《快乐汉语》

传统民俗

1、传统香火龙

打香火龙是林寨乡村节日的一大盛事,大年初五以后,打龙队每晚都轮流在宗亲各村表演,元宵节则是在解释进行,其意是逐鬼扫邪、祈保平安。香火龙的龙身是圆形竹笼子,里面塞满了禾草,龙体便于插香火。白天,龙队队员在古村进行舞龙表演。晚上,龙队首先在老屋词宗巡游,由两名敲小铜锣的老师傅带领龙进屋扫邪,然后出门外拜神,拜神完毕后正式舞龙,点上香火的龙扭动得十分好看,村里灯火通明,海螺声阵阵吹响,人声鼎沸。舞龙结束之后,用火将整条龙烧掉,这叫作杀龙,最后尽兴地燃放爆竹。

 

 

2、席床生日节

“席床生日节”是林寨镇乌石下村民创立的节日,该村村民为感恩祖辈流传下来的编织草席的手工艺给自己带来稳定而美好的生活,把每年农历九月廿九日定为席床的生日节,每逢此日全村热烈欢庆,开展织草席比赛及表演防身术等。此节日延续至今,成为该村的独特民俗。2014年6月,“席床生日节”被评为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浰江龙舟赛

林寨的浰江河上的划龙舟,最早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林寨春夏大旱,乡间想打大醮祈雨,请来东莞人到林寨表演划龙舟,这是当地人最早接触的龙舟赛。后来受到珠三角龙舟赛的启发,船工们就从顺德引进赛龙舟。咸丰年间林寨船工成立了龙船会,建成了龙船社,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求龙王爷保佑浰江两岸百姓平安,大家约定好于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龙舟赛。

1958年浰江公社成立,举办了一场龙舟大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龙舟赛停止,直至1998年,镇政府以“纪念浰江龙舟赛四十周年”为主题,隆重举行了九八浰江龙舟赛,时任河源市市长黄煜桢为浰江赛舟题词:“浰江龙舟赛,河源第一家”。

民间传说

古村鲤鱼尽跃龙门

鲤跃龙门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当鲤鱼跃过龙门,便可以化龙飞升,在科举时代,参加会试考取功名的,也被称作“跳龙门”或“立地成龙”。 既是吉祥的寓意,更是莘莘学子为之搏取的目标。

近日笔者在林寨景区作安全检查,无意中发现古建筑中竟然蕴藏一个天大的秘密:连片华宇寓一意,望子成龙跃禹门。其中,每幢楼品位有殊、身份各异,故所雕的跃龙图形态万千,却是异曲同音。  

下镇东门元桥英俊,是元朝时期村上的塾馆,该屋梁架上刻的鱼离龙门很远,鱼儿刚起步,正奋力前游,龙门是它心中的神圣。

下镇贡元古学宫,是陈元坤公匠心独具之结晶,他觉得山里孩子没见过世面,远赴惠州府考试,必会怯场,所以他想岀以预考(模拟考)锻炼稚童胆量,终以绵绵孙裔中举,而彰显先祖之苦心,贡元学宫雕刻的鲤鱼已穿入龙门,意指成功在望。

下镇司马第是官宦之门第,屋主陈鸿铭已得意仕途,他府邸的梁架雕刻的鲤鱼已跃上龙门,鲤鱼已变龙身,仅余鱼尾翻卷,正显成龙之势,让人振奋不已,遐思无穷。

纵观古村之神奇,让人满怀对先祖之崇敬,要想说起这事,还得先从古村历史开始:

和平县林寨古村陈姓始祖陈元坤,是江州义门陈魁公后裔,陈魁公自北宋分庄福建汀州庄后,枝繁妆茂、俊才辈岀。

元朝末期,陈友谅在江西鄱阳与朱元璋决战兵败,朱元璋建立明朝。对陈友谅旧部赶尽杀绝,对陈姓人也穷追猛打,为避不测,时为大元朝庭台谏的陈元坤入粤隐居,几经辗转,最后落户林寨,元坤先在石江黄竹嶂居住,后据说看见凤凰栖宿兴井枥林树上,故迁居枥树村,后人称历兴围。元坤是元朝官宦,学识渊博,据说与守军统领交往颇好,未几被推任大元国广东道循州县十二都林隘历兴里千户造册督理、乡饮大宾,开创了林寨陈姓村落。

明永乐三年(1405年),元坤公生有五子,家道兴盛,丁财两旺,陈元坤觉得在此山乡僻壤,兴家别无他路,唯有传承崇文重教、诚信经商才是正道,于是陈姓本家开办私塾,教育人才,私塾设在兴围东门。昘公儿子万一郎是千户长,其家一脉又生下廷仁、廷念、廷礼、廷资、廷茂、廷葵六个儿子。六个儿子先后考取邑庠,陈姓家族声名渐渐显赫,后来族中议定:遵循祖辈以三年成家、十年成聚、五十年成族的治家格言,日则钱谷,夜则诗书,跻身科举进阶,是为立身兴家之本。

清康熙31年,林寨贡生陈钖赞考取举人,开启进阶仕途之首,随后有陈浚、陈任柱、陈溱、陈济士、陈九车、陈学昌、陈奕涛、陈尚见等人中举;铸就林寨兴学重教之辉煌。到了清嘉庆年间,学子陈琼润鲤跃龙门,贵为两广巡抚,同期有新兴墩头陈玉新公孙裔陈继昌随祖父在广西衙所读书,考取三元及第功名,是为状元,从此,林寨陈姓宗人的政治文化地位大大提升。

由于先祖是名门望族,封建仕大夫的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为了摆脱窘境,这里的妇女们也支持丈夫和子女去读书、走仕途之路,光耀门楣,她们认为男人在家劳动是没出息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如果丈夫没有机会去拼取,她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与此同时,林寨人也形成不趋重男轻女的习俗,很多家庭一视同仁地供女孩读书识礼,宁可卖田卖屋,也要送孩子上学堂。所以在林寨,人们把“望子成龙”与“学而优则仕”画上了等号,也成为历代林寨陈姓人的格言。

其时,乡间很多公益应运而生,有些房派设立祖尝会,规定房族中筹集一定数额的学租谷,支持办学和奖给升学的学生,因而林寨读书人特别多。要想生存发展,就要实现鲤跃龙门、仕途扬名的良好愿望,这就是林寨陈姓宗人最真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