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缙云边界村 西峰村:山里的“宝贝”多(二)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西峰村

2021-04-16
吕精武 0   |   1


来源:文/全媒体记者 吕精武 图/见习记者 卢陈怡


清晨,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大洋镇西峰村。云雾还环绕在半山腰,清凉在指间缠绕,驻足于山间小溪旁,陶然于山色空蒙间,沐浴于山野清风中,聆听无名小花的低声浅唱,感受石缝小草的坚强力量,看小山村被一片青葱翠绿包围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享受着山村的宁静。

话说“春种一块姜,冬收万块子”。生姜是日常炒菜的黄金调料,姜丝细密,香辣益口,每一寸都裹带着大自然的“土”味,震撼着人们的味蕾。生姜也是优良的中药材,清肺止咳、利湿通淋。种植生姜收入可观,是带动村民增收的好产业。

 

图片.png


西峰村种植黄姜历史悠久、技术娴熟,种出的黄姜色泽金黄、少茎耐煮、微辣味美,产量高、成本低、销量好。该村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土质,加上先天优越的自然禀赋,成就了黄姜的种植传统和优良品质。弯弯曲曲的上山小路,阻隔了工业带来的污染,郁郁葱葱的小黄姜,充分吸收着绿水青山给予的养分,保持着“土生土长”的新鲜气息。

对于黄姜种植,西峰群众充满了感情。在他们的眼中,那简直是“小黄金”,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土地附加值。

 

图片.png


“播种前要精心挑选姜种、打好姜沟、施足基肥,这样长出来的生姜才个头大、产量高。”说起种黄姜,59岁的王菊听打开了话匣子,“黄姜赚钱,可它金贵,得精心调理,种黄姜还得说是个技术活。”王菊听介绍,种姜用土要干燥,栽种时要让姜芽方向一致,便于姜芽生长出土,这样待黄姜成长出来后,非常好看,锄草下肥也会非常方便。同时,培土要适当,太厚重会导致姜块生长又细又长,而太浅,容易发生倒伏,不利于姜块发育和形成。培土后,可以覆盖稻草等,利于姜发芽生长。

村会计王国强就切身感受到了种姜带来的经济效益。他说,黄姜属“短、平、快”经济作物,这里亩产能达到2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6元一斤来算,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全村农户或多或少都种植一些。但黄姜种植也有“三难”,一是受灾害和天气影响大;二是储藏要求高,储藏不好容易腐烂;三是销售要讲究时间点,错峰销售。

西峰人用一整年的时间沉淀一块小小的黄姜,用汗水和朴实的付出经营着餐桌上的小配角。叶尖微黄,仿佛可以看到下半年时,堆堆黄澄澄的“姜山”,充满了丰收的气息。

西峰,辖木瓜坑、西峰、小南、生姜田、田爿。村委会在木瓜坑。2010年行政规模调整,原木瓜坑、西峰合并成新的西峰村。在缙云县最东南端,面积约7.4平方公里。耕地791亩,主种水稻。林地9780亩,以松为主。产茶叶。8个村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