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行丨雪峰村,红色基因代代传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雪峰村

2021-04-16
吕精武 0   |   1

图片.png

新建镇西北角处莲都、武义、缙云三县(区)交界,海拔千米,松林竹海绵延,山间沟壑纵横,逶迤大山峰回路转,山水田园风光绮丽。在这大山深处,孕育着一个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雪峰村。这里谱写了一段段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壮阔历史。

革命时期,为了更好地开展浙西南地区党的工作,处属、浙东、金华的革命武装于1947年8月在雪峰山会师,建立“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竖起了雪峰山上的红旗。雪峰村成为处属地区和金华地区党组织与武装部队的据点和主要交通联络地。

 

图片.png


位于雪峰村双笕坑自然村水口处的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自开馆以来,就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一组组翔实的史料、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以及浓厚鲜明的党建氛围,折射着党组织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叙述着往日的峥嵘岁月。展示馆展示了雪峰山区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为革命胜利作出贡献的英勇事迹,同时讲述了老区人民发扬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发修路17年的感人事迹。

从新建到雪峰村约27公里,沿途经过张公桥、丹址、鱼川等村,在陈宕地方开始上雪峰山。从陈宕到雪峰村这段道路约有10公里的盘山道路。“要想富,先修路。否则,雪峰村永无出头的希望。”村民们在雪峰山拉开了艰难修路的序幕。当时的雪峰村,人均年收入不过500元,村集体资金也只有8万元,可修路工程预算资金就要50万元。由于地形复杂,不少路段接连塌方,更增加了修路成本。从1986年至1999年的13年间,雪峰人为建造路基6米、全长9.8公里的“雪峰公路”,全村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周末回家的中小学生全部出动。用钢钎凿、用簸箕挑、用草鞋踏,不畏严寒酷暑,义务投工6万余个,自筹资金数十万元,义无反顾地修建盘山公路。为节省资金,所有土石方工程全部由村民义务承担,有限的资金仅仅用来购买炸药等物资和支付技术人员的报酬。1999年11月26日,雪峰山终于通上了公路,这也是雪峰革命老区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

雪峰村依山傍水而建,呈盆地状,村民房屋聚居在盆地边缘,形成三个自然村落,竹林簇拥,山溪流唱,曾是古时“鸡鸣闻三县”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村口可见落差117米的龙潭瀑布,是我市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雪峰山坐落于仙霞岭与括苍山两大山脉间,为我县西部的最高峰,峰顶“观山尖”海拔1114米,传说中的雪峰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山顶平地可遥望莲都、缙云、永康、武义、金华等市县的部分城镇、山村,蔚为壮观。

由于地处高山,雪峰村夏季凉风习习,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村民樊大伯告诉记者,周末来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周边的武义、金华、莲都甚至杭州、上海等地的游客也不少,他们在雪峰村避暑休闲、看革命遗址,可享受到别样的风景。游客多了,民宿也跟着发展起来。一直在外工作的李海,看到家乡的发展,特意回家开起了民宿,生意一年比一年旺。“希望借助民宿这个平台,发展出一个旅游的产业链,让全村的村民都可以进来赚钱。也让雪峰山的故事传送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故事、雪峰精神” 。

“雪峰牌”高山云雾茶、“香菇柴”等各类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给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茶叶、茭白、笋制品……各项特色农产品发展得有声有色,基础设施也正逐步完善,“红+绿”特色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走出去引进来。村里做好了旅游发展的长远规划,已打通连接武义千丈岩景区的道路,吸引更多的人来雪村休闲旅游。同时,雪峰村还筹划打通雪峰至武义新宅镇的公路,让村民能更便捷地联通新宅镇农贸市场,助力农产品外销。”村党支部书记王松星谈起村里的发展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