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村:“卖炭翁”的快乐生活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双溪口乡越王山村

2021-04-16
钭小亚 0   |   1

双溪口乡越王山村,辖越王山、东山、十大、洋坑。村委会在越王山。双溪口东北6.7公里,东接仙居县,西和北与上周村松树岗相邻,南接上周村里鱼孔。面积约3.1平方公里,海拔619米。块状聚落,全村280户,675人,多金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朝白居易的一首《卖炭翁》道出了古代卖炭翁的辛酸生活。

双溪口乡越王山村的金益国,就是一位现代版的“卖炭翁”,从事木炭、竹炭加工和销售20多年,走遍全国各地,走出国门。当大家纷纷改行时,他依然支持并热爱着这门手艺和这个行当。

 

图片.png


20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缙云有许多年轻人外出从事烧炭卖炭,金益国便是其中的一位。

记者在走边界村时,正巧遇见在老家的金益国。“在那个时候,木材烧制加工过程,大多是通过比较原始的方法。因此,炉温的掌控是制炭成败的关键,对于这样的挑战我很有兴趣。”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述说起了往事。

创业初期,可谓是背水一战。1995年,时年22岁的金益国只身来到江西,开始了烧炭卖炭生涯。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挣钱,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进江西深山烧炭。”金益国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创业就必须能吃得起苦”。

金益国说,在深山,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木板搭的床。初入行业,没技术,木材不会燃,燃不尽,炼制出来的木炭质量不合格,没人要。同行间竞争特别激烈,拜师学技也只是学点皮毛。于是,就通过自己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摸索,失败中总结经验。“上天不负有心人,当炼制出成功的木炭后,欣喜得一晚睡不着觉” 。

20多年来他一路辗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出国门,闯出了一片天地,在东南来一带落脚多年。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关注,竹炭作为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毛竹的生长周期短,成材快,资源更丰富,几年前金益国就把目光瞄向了竹炭。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烧炭用的毛竹是三年以上的老竹,目前的行情收购价每吨在500元上下,5吨毛竹可以炼制成1吨普通活性炭,售价在5到6千元之间;8吨毛竹可以炼制成1吨精品炭,售价可达上万元,大大提高了毛竹的附加值,还能带动竹产区经济发展和竹农增收致富。

金益国介绍,竹炭活性炭质地坚硬,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已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成为食品、医药、家庭等领域不可缺少的伴侣。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用竹炭制成的消臭剂、洗面奶、炭枕头、炭床垫、炭汽车坐垫等产品,非常受欢迎,特别是用高山毛竹炼制成的竹炭更胜一筹,被称为“21世纪环保新卫士”。

“竹炭产品生产成本低,用途广泛,具有‘低碳、环保、自然’的特质,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金益国说,“近年来,生产厂家又陆续将竹炭加工成工艺品,如手串、炭杯等等,这也意味着对竹炭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下一步,我准备向烧制精品炭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毛竹的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