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闪: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2020-06-23
李修远 0   |   1

image002.jpg

2018年12月14日,受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邀请,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张士闪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并与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生进行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张士闪教授认为,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当代学者应继承传统知识精英“为民请命”“以礼化俗”的神圣传统,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促进对村落民俗传统的准确认知与理解,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

image004.jpg


张士闪教授提倡一种学者与民众“视域融合”的村落民俗志书写模式。他借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概念,指称学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与民众之间所伴生的文化互动现象,而对于这一文化互动现象的自觉意识与有效运用,恰好代表了民族志或民俗志理念的现代转向。学者走进民间进行田野调查,既是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也是与民众打交道的过程,从而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态势,其性质是学者与民众在交流、对话中最终达成视域融合。当代村落民俗志必须对这一现象予以充分关注和表达,以促进整个社会对民生和民心的理解,并逐渐提升民众参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权利。

张士闪教授提醒说,田野调查过程中会牵涉到大量的民间隐性知识,而传统的民族志书写模式往往对此不加省察,在有意无意间疏漏。比如为什么历史上的某一事件,会频繁地被村民谈及,还被附加上了许多新的创造?有些离“真相”越来越远的表述,为什么反倒持续成为村民话题的中心并发生现实效用,而“真相”本身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什么是历史上的这一事件而不是另一事件,频繁地被这一地方而不是另一地方的人所持续关注,并塑造出这样而不是别样的传统?显然,村落社会自有其文化选择与传承、再造的公共机制,而个人行为或历史意外事件的发生则被有可能成为契机。目前的田野研究普遍忽略村民的主体创造性,不能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达至“文化共振”状态,难以领会民众话语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也就难以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智慧。只有秉持国家、地方与民间的多重“礼俗互动”关系,才有可能撰写出把脉精准、内涵深厚的村落民俗志。在讲座过程中,他还穿插了一些具体田野案例,如二大爷故事、凡人成神模式、山东族谱叙事等,以幽默话语讲述种种田野发现,会场上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image006.jpg


在讲座结束后的现场互动环节,听众请教了诸多问题,如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如何在田野访谈中富有亲和力,民众话语的叙事分析,以及当代传统村落的类型保护等等,张士闪教授一一作答。他最后强调当代村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和存储意义,由此对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提出更高期许——应在深描中提炼理论话语,从国家一统进程、精英阐发与民众实践等维度作交互式理解,发掘与分析中国文化的民间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以小见大地阐述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基本国情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