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朝拜圣地的古老村落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

2020-06-25
安静的小太阳 0   |   1


佛寺村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古村落,三面环山,村前一道河流潺潺流过,静谧安宁。村里坐落着雄伟壮观的瑞应寺,佛寺村就是伴随着瑞应寺的建设而兴起的。300多年过去了,再走进这个古老村落,雄伟壮观的瑞应寺、四梁八柱的“沙影太”民居、错落有致的13条胡同,独特的民族美食“喇嘛炖肉”、“蒙古馅饼”、“手扒羊肉”,无不展现着这个古老村落的特有风情。

 

历经风雨沧桑的佛寺村

走进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雄伟壮观的瑞应寺。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瑞应寺依然气势恢宏。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初具规模。蒙古族人称瑞应寺为“葛根苏木”,俗称“佛爷喇嘛寺”,简称佛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形容的就是瑞应寺最鼎盛的时期。瑞应寺集藏、汉、蒙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我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寺内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这里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蒙医药学、哲学、天文历法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曾对蒙医蒙药、天文历法、建筑工艺、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大雄宝殿、大召寺、长寿塔、祈愿殿、活佛宫、哲学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与佛寺水库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是蒙古族东部地区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民间称“东藏”。目前,在瑞应寺持戒修行的七世活佛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仅有的六位活佛之一,每年来这里进香、请活佛摩顶祈求家庭合睦、事业腾达、亲人平安的信众络绎不绝。

 

颇具匠心的“乌力吉”状村落

300多年前,佛寺村的祖先颇费苦心,将村落构建成了蒙古族的传统吉祥结“乌力吉”状,希望子子孙孙吉祥如意。乌力吉,又称“盘肠”,是蒙古族传统吉祥结。 吉祥,是村民们的美好追求。在佛寺村,村民们多用蒙语讲话交流,过年的春联也是蒙文书写。

佛寺村的街道呈东西走向,俗称胡同。如今,村里依然保留着原有的13条胡同格局,铺设考究的石条胡同,采用0.4米宽、1.3米长的石条,铺设4米宽、130米长,共有999块。。村子最南端的胡同叫买卖胡同,现在成了集贸市场;村南的第二条胡同即“章楚衮地胡同”,是蒙医的鼻祖章楚衮地喇嘛的住址。接生胡同除了有借着生命延续的意思外,还有接着往生、生命无止境的意思。村里还有裤裆胡同、灰堆胡同……万佛路北的弥勒胡同,最具风情。这里有典型的“前出狼牙后出稍”的瓦房,瓦房窗前的“吉祥结”与窗台上的“虎头”令人肃然起敬,两山墙和两侧影壁墙的砖雕更是精巧别致……

 

蒙古族吉祥数字13

蒙古族的传统习俗里,“13”是个吉祥数字。因而,村落的胡同建了13条。此外,村里的13个大碾子、13盘大磨等也体现了蒙古族的习俗。佛寺村的碾子、石磨多,这里面还有更深的含义。 “碾子、石磨是石材,有硬度,但是它再硬也有轴心。如果没有轴心的话,碾子石磨便不能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是用实物来教育人,是说人再强壮也得有心,离德离心不行。”佛寺村的生态环境良好,三山、三泉、三坡、四沟,不仅赋予这片土地以神秘和神圣,而它们加在一起,也正好是13。

三山,即村北面的阿贵山,村东面的白花娘娘山,村西面的查干苏力德山,民间也称“西敖包山”。三泉,一是村北的龙泉,传说是一世活佛和康熙皇帝戏说的泉水;二是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的乌达木头沟“阿若泉”;三是蒙语“命中注定大海”的“吉雅达莱泉”。

三坡,一是曼巴照,照是蒙语“坡”的意思,即瑞应寺曼巴扎仓的坡路,东西走向。二是达日汉照,即瑞应寺绿度母佛殿的坡,东北西南走向,现已修成关公殿和度母殿。三是查干煦日太照,即白伞盖佛母殿坡,南北走向,现在是佛寺村通往衙门村的必经之路。

四沟的命名,则充满了人情味。喇嘛沟也称为“母亲沟”,在佛寺村的北面,与水泉村、喇嘛沟村交界,此沟以喇嘛扎木苏嘎布楚居住得名,它是环绕佛寺村的唯一河套,即西河。翁沁沟也称“姐姐沟”,在佛寺村的西南,与佛寺镇查干村接壤,是一条生长有127种草药的沟壑,土色呈黑红色,植被繁茂,瑞应寺有“金马驹”常常出没于此吃草的传说。从远处望,此沟就像一位贤达的姐姐,手挎五彩花篮,欢迎来宾。乌达木头沟民间称为“妹妹沟”,蒙语称柳树沟,在佛寺村的西北,此沟曾住有一位高僧,瑞应寺七世活佛、已故达·喇嘛健在时常来此沟祭祀一块长约35米、宽15米、高4米的黄色方石,意为“寺庙的装钱柜”。此石至今还在。叉巴根金沟,被人们称为“姑姑沟”,蒙语意为“尼姑沟”,在佛寺村东北与衙门村接壤处。此沟东高西低,沟内白色沙石裸露,只有几棵野生的山枣树,年复一年地开几朵花,结几粒酸枣,让人苦涩中,心存丝丝美好的希望。

 

颇有讲究的沙影太”老房子

村里有保存较好的“沙影太”房:青砖房,老式的木门大门,古时的大门楼、石台阶尚在。正房有三间,两边是耳房。以前人们形容佛寺村民的生活状态是这样写的:“前出狼牙,后出稍”,两道大门一口井,细米干柴三间房。“沙影太”是蒙语,即“前出狼牙后出稍”。在佛寺村,现今还留存着四处这样的老房子,只是经历风雨沧桑,风貌不如从前了。

“沙影太”老房子都是三间。原来的“沙影太”房的两扇木大门厚约5厘米至7厘米,宽3米,高2米,大门的踏板高约0.5米。老房子都有二门,二门也称小脚门,其装饰非常讲究,不仅门板、门边、门扣、门楣、门镜有讲究,砖雕、石雕、木雕的动、禽、花、草、蝠、虫的形态也都栩栩如生,吉祥图案描绘细致。二门前一般都有石制兽墩子,也有木制和瓦制烧成的吉祥物等。二门仍有门栓、门钩、门顶,二门区别于大门的是有三阶或五阶台阶,二门的两侧有肩墙,东肩墙下的流水洞呈双孔,西侧有猫、狗、鼠出入的单孔洞。

走下二门台阶便进入院落,院西侧种有藏红花,东侧种玉簪花,花坛由长宽高0.2米均等的石雕方、圆边石砌成,显得古朴、端庄。再往里走30步便踏上正房石阶,佛寺村的民居严格遵循了瑞应寺的佛教礼制,正房都是三间,而且东西山墙完全由青砖磨制接缝砌垒,山墙中心有各式花样的砖雕。房子内,房顶分头道梁、二道梁,木架结构,三间房有四梁八柱,主梁、主檩子两端都有凹陷处,用来装元宝和古钱,主檩下方还悬挂一双“乌木筷子”和紫色口袋,内装“五谷”种子。

“沙影太”正房的棚顶一般是实木方格,乌力吉图形棚架,有彩绘板装充的,也有丝绸黏合的,房东、西、后墙内侧用土坯,目的是在房内墙中钉木楔,挂佛像等,抠小洞供佛、供神、祭祖等,还有一项功能是暖和保温不透风。房子外部是石料砌成并用石灰勾缝,墙头与房顶瓦连接处采用“丁”字形结构,民间称“猴顶灯”,房盖前置约1.2米,明柱有4根,柱角处有雕石垫底,滴水处有0.5米宽长不等的石条,山墙内侧均有影壁,图案不一。 “满堂红”窗户上仍有图案,下方装有玻璃,窗台上有三、五、七、九“虎头”。房子多为口袋房,进屋门设在东面或西面一间,也有少数“钱褡房”,从中间一间开门。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