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古村落的传统建筑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白洋乡白石村

2020-06-25
沙朴 0   |   1

石村概况及行政沿革

白石村位于诏安县白洋乡,东邻陈厝寨,西到牛场尾,北接下径,南与玉楼村接壤,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有4个自然村,分别是白石、社仔尾、山仔顶、岱云。全村共1100户,人口约3700人。

白石村自明代置屯,至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康熙年间《诏安县志》记载,清初为三都白石曰白石寨。民国时属第二区白石乡。1952年2月属第五区白玉乡。1955年6月属西潭区白石乡。1958年9月并入建设农场白石作业区。1961年属西潭区白石公社白石大队。1964年撤区,归属西潭公社白石大队。1981年10月属西潭乡白石村委会。1993属建白洋乡白石村委会。

 

村落主要文物及传统建筑

村落主要文物及传统建筑包括白石庵、玉石廻澜庙、石山大宗祠佑啟堂、八房学、孝节传芳坊、圆形寨楼等。

1.白石庵

白石庵位于白石村南入口处,为诏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石庵建筑群,坐西南朝东北,背靠庵后岭,前临白石溪,景观视线极佳。整体建筑与包括佛祖庵、鹤望亭和太史书院,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九年(1859)扩建,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修,现存这两次重修碑记。1985年、2015年再度重修。

image002.png


图1 白石庵全景

 

白石庵——佛祖庵

佛祖庵由门楼、天井、主殿、后殿组成。门楼上有一石匾,书“西天一柱”。天井为龙虎井,左侧为龙井,西侧为虎井。龙井墙上有一飞龙浮雕,两侧有对联如下:“龙吟雷雨舞麟甲,海荡山河奔急流”;虎井墙上有一猛虎浮雕,两侧对联如下:“虎跃雄风啸有声,踞山威武吼无影”。

image004.png


图2  门楼及“西天一柱”牌匾

天井之后为主殿,主殿为抬粱式构架,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圆形石柱,带柱础,面阔3间,进深3间,主祀慈悲观音菩萨,两旁奉十八罗汉。据历史记载,西天一柱佛祖庵,地支有四柱,全国有四大佛院,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福建。而白石佛祖庵是代表福建的佛院。同时,佛祖庵与台湾渊源密切,传台湾台南“西天一柱”庵法师曾来石庵拜佛,将百石庵认为主庵。

 

白石庵——鹤立亭

后殿为两层建筑,登12级台阶到达鹤立亭。鹤立亭又称“文公楼”,供奉朱熹。为一明两暗格局,其中厅堂上有一牌匾,书“鹤立亭”,右侧落款为乙丑年腊月重修字样,两侧各有一厢房,房门上的牌匾写着“说礼”、“敦诗”,厢房各有一窗,窗上分别有“松风”、“竹影”的对联,四周有对应的对联及书画。墙角处还有唐朝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名句。厅堂屋檐下有两对石柱,其上各有木作龙形枋头,上有牡丹花草纹样,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自古至今,学子考试之前均有拜文公的习俗,祈祷考试顺利。

image006.png


图3  鹤立亭

白石庵——太史书院

从鹤立亭西侧台阶下来,往西可通往太史书院天井。书院为硬山顶式建筑,含下厅、天井和后殿。下厅外门有一匾,上书“词林妙品”,旁有清咸丰九年重修碑二通、载恩碑,现字迹模糊不清。天井带两廊,有数级石阶至后殿。后殿双柱上有一对联,字迹依稀可辨,应为“词林墨海承先辈,妙品文章启后人”。后殿正中悬一牌匾,上书“墨宝书馨”,牌匾之下为明代太史林偕春及沈夫人画像及塑像。太史及沈夫人即白石沈姓族人所称之“丈公姑婆”。

image008.png


图4 太史书院门楼

林偕春(1537~1604年) ,字元孚,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云霄人,嘉靖四十年(1561)中举,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检讨、编修、亚中大夫、湖广布政司右参政等职。林偕春于隆庆二年荣获“五经魁”升翰林院编修,教授皇太子五年,一生担任过十三任主考官。因其夫人为诏安西浒女子沈淑勤,而白石村沈姓开基祖从西浒迁播而来,故而太史书院又称“姑爷书院”。书院外的“词林妙品”牌匾传为林太史亲笔题字。

白石庵因其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列入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护范围为建筑外延北60米,东、西、南各10米,包括白石庵建筑群及其东侧附属文物。东侧附属文物包括万年巨石一方,约160立方米;千年古榕树一株、及石下古云洞一处,洞内环绕整座山,民间传说内有通天河。

 

2.大庙玉石廻澜庙

玉石廻澜庙位于白石村中心位置,左侧为白石戏台,前临白石溪。大庙主祀武德侯沈世纪,始建于宋钦宗年间(1100年―1156年),历代重修,最近一次修缮为2007年。

image010.jpg


图5 玉石廻澜庙位置

 

庙为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包括主体建筑和右侧护厝。门楼上有一石匾,上书“玉石廻澜”,两侧有八仙及花鸟等装饰图案。门楼屋脊上有凤凰牡丹纹样剪瓷雕,串角草花以及武戏场面。


图6 玉石廻澜庙建筑全貌

其中主体建筑为硬山顶式,包括门楼、天井、大厅。大厅堂前双柱上有对联曰“武功永著霞漳郡、德泽长存沈氏家”。堂后有一牌匾书“威震碧疆”,两侧石柱上有“三通武德镇碧疆、圣王神光照群生”的对联。护厝主要作为大庙管理、商讨等功能,外有一门,门上匾书“石山拱秀”。

沈祖公原名沈彪,字世纪,唐高宗赐名“勇”,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开漳,时任分营将,后与夫人尤氏落籍漳州,为沈姓肇漳始祖。诏安素来有“沈半县”之称,沈姓聚集村落均有供奉沈祖公的庙宇。

 

3.石山大宗祠佑啟堂

佑啟堂又名石山祖祠,为白石沈氏大宗祠。位于白石村祠堂角,坐西朝东,背靠一山包,山腰上有几株凤凰树,前有一风水塘,视线可达白石戏台。佑啟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今已有369年,历史悠久,于2010年重修。

image012.png


图7  石山祖祠及八房学位置

建筑由门楼、天井、大厅组成,门楼上有一内一外两个石匾,外匾书“石山祖祠”,内匾书“西浒来源”。

白石村沈氏源流出自武德侯沈世纪之裔孙沈楸派下观音山房。观音山祖之孙、诏安八世祖汝作公开基西浒(西沈)村,至十四世西沈祖直庵公,生五子,长温、次良、三恭、四俭、五让。直庵公次子十五世良公,妣许氏贞慈,生一子开基白石。故而白石沈姓为“西浒来源”。

白石村沈氏源流出自武德侯裔孙沈楸派下观音山房。观音山祖之孙、诏安八世祖汝作公开基西浒(西沈)村,至十四世西沈祖直庵公,生五子,长温、次良、三恭、四俭、五让。直庵公次子十五世良公,妣许氏贞慈,生一子开基白石。故而白石沈姓为“西浒来源”。在白石庵太史书院中供奉的明代太史林偕春及沈夫人,因沈夫人为西浒人氏,因此白石沈姓族人所称之“姑婆”,称林太史为“丈公”。

大厅内挂一牌匾,上书“明经”,两次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佑我后人寝昌寝炽、啟予小子勿怠勿荒”,保佑后人家道兴旺,教导子孙拼搏上进!

image014.jpg


图8 石山祖祠大厅

 

4.孝节传芳坊

白石村孝节传芳坊位于白石村与上蕴村交界,该地自古便是闽粤交通要道。牌坊始建于清同治壬申年间(1872年),2013年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为石仿木结构,高4米,宽4.8米,4柱3门,中门宽3米。石牌坊顶端单檐歇山顶下面中间一方形竖式碑石,刻着“圣旨”两字。“圣旨”碑下中门横匾刻有“节孝传芳”,左右两边门门楣分别刻有“玉洁”和“冰清”,牌坊中门门楣刻有“同治壬申年间为已故儒士沈汝舟之妻(现白洋乡白石村人)吴氏所立”。牌坊四石柱刻有两副楹联,中门柱联:苦节能甘铁骨金心无问春秋冬夏,幽光获显朱书绿字可对天地鬼神;边门联为:廿龄丧偶地老天荒代夫行孝心如结,四月怀胎门衰祚薄有子克家目可瞑。

image016.png


图9 孝节传芳坊全貌

清光绪《漳州府志》、《诏安沈氏宗谱》均有记载吴氏的故事。清道光年间,白石村儒士沈汝舟之妻吴氏,芳龄二十一,怀胎四月便丧夫,吴氏铁骨金心,坚守苦节,效仿孟母,抚教其子,子乡试得明经。清同治年间,乡民请愿地方官员,给吴氏立坊彰扬。地方官员呈奉朝廷,朝廷降旨当地立牌坊,彰扬吴氏大节大孝。

文物保护范围:石坊外延东,西、南、北各10米。

image018.png


图10 文物保护单位立碑

 

5.八房学

八房学位于石山祖祠西侧,为白石村八房所属的“玉峰祖祠”, 祖祠修建年间不详,传大约修建于清朝清同治年间,后作为私塾。

据载,清道光年间白石村有一儒士,名沈汝舟,其妻吴氏即为孝节传芳坊所表彰之人。玉峰祖祠相传为供奉沈汝舟及吴氏的祖祠。沈汝舟之子育有八子,又收一义子,为九房,其中八房出丁多且有钱,所以兴办学堂供子孙就学,全村沈姓子孙均可入学。学堂设在玉峰祖祠内,为此得名“八房学”。自设立之初到解放前,八房学一直是作为白石村的学堂。建筑旁有数棵凤凰木,传为当年来学堂读书的学子所种。

image019.png


图11 八房学和旁边的凤凰木

 

八房学建筑由门楼、天井、大厅组成,门楼上有一牌匾书“玉峰祖祠”。门楼及左右厢房保存较为完好,大厅屋顶急需修缮。

6.圆寨

圆寨位于村庄西北侧,始建年间不详。为近圆形土楼,具有一般圆楼的基本特征:二环同心、楼中有楼、外高内低;有寨门、祠堂、水井等主要建构筑物。由于所处地势较高,东侧临白石溪,因此圆寨外环仅有西侧半环,内环之内除了锡丰祖祠之外,还零散分布着数座民房,不甚规则,大抵呈圆形,形成一环+半环+数点的独特格局。建筑总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外半环半径约47米,长度约155米。内环半径约35米,周长约217米。内环大门朝北,地势较高,可远眺,现已经倒塌。另有东门,业已倒塌,只剩巷道。

image021.png


图12圆寨平面布局图

白石村溪水环绕、村落掩映在田园山林之间,整体历史景观格局以及旧村肌理保留完整,古树古厝点缀其间,展示出闽南及潮汕文化融合区的传统古村落韵味,值得后人保护及传承。

image0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