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新样本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

2020-06-30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0   |   1

       

       image002.jpg

       “如果不是当年冯骥才一行人的考察发现,后沟村可能会永远尘封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偏僻角落里,断然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外界广泛知晓。”6月3日,中国建设报记者跟随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回访中国传统村落———后沟村时,不断听到当地文化界人士类似的感慨和评价。

  13年前,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第一次带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到访后沟村时,就深深地被当地古朴的农耕文明、纯正的自然文化和传统的民间信仰所吸引。2002年,在冯骥才等多位专家的强烈推荐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后沟村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唯一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采样地。自此,后沟村的命运开始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样本。

  在建档的基础上修旧如旧

  后沟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晋中市寿阳县交界,总面积只有1.3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75户,251人。因地处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地带,形成了沟、坡、垣、滩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

  中国建设报记者实地走访时看到,后沟村的民居多为清朝和民国年间建造的土穴窑洞,以传统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依崖就势建造颇显神秘。村民们根据自己的信仰和需要,设立了各种“俗神”,修建庙堂供奉。放眼整个村落,南有魁星阁,东有文昌庙,北有真武庙,西有关帝庙,佛教、道教、儒家文化被一起囊括在了同一个村庄。

  海拔高度达974米的后沟村,虽上下落差百余米高,但家家户户都有井水可淘,且设有严密的地下排水系统。下水全部使用暗道,各户分道的水从村东北和西北的高处起,穿过整个村落,勾连各家各户,最后归入河中。为防止雨水冲毁山道或积水淹垮山体,后沟村处处建有疏导雨水的明渠,最高的排水沟建在了山顶之上。明渠的水汇入暗道,既可利用雨水冲洗暗道,又可以排除淤塞。

  除此之外,后沟村威严的祠堂,精细的古戏台,以及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作坊,构成了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

  2005年对于后沟村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这年3月,在开展民间口头文学、地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木版年画、民间剪纸、民族服饰、民间文化传承人认定等详细立档建档工作的基础上,后沟村整体修复工程开始动工,榆次区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修旧如旧,恢复传统村落原貌。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后沟村“人间桃花源”的神韵开始跃然而出。

  重视民间文化体系的保护

  13年前,初次到访后沟村时,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颇感振奋,一致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村落,浓缩保留了千百年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当地民间文化中的精神信仰、生产方式、生活状态、传统工具、民俗民风,保留了中国,特别是北方汉民族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在后沟村,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尽管经历了时代变迁,但后沟村的村民们依然保持和流传着当地的民风、民俗。直到现在你仍然能看到‘活’着的豆腐坊、油坊、香油坊、米面坊等。”当地文化界人士向记者介绍说。

  这一切更是令冯骥才惊叹不已,他说:“后沟村静静地生活了几百年,也许是上千年,在商品文化所向披靡的今天,它的的确确是民间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经典,是农耕黄土文化的‘化石’”。不止这些,以冯骥才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家们还对后沟村的生态、农耕、工匠、服饰、饮食、居住、家族、结婚、拜寿、殡葬、信仰、医药、游艺等民俗文化以文字、摄影、摄像等形式制作成了“后沟村民俗记录范本”,收录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之后成为无数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人士田野调查必带工具。

  “就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经验而言,后沟村自发现就建立了民间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立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视野,在全面调研梳理、深度认识和尊重认同当地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性、风貌性和原真性的保护原则,解决了修旧如旧与舒适生活的矛盾,从民居建筑到作坊工艺,全面复原传统风貌,从而使民间文化价值全面凸显并在后沟村保护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还表示,后沟村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必须回归文化,加强对乡村文化认同,重视乡村文化的价值,着眼于乡村的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