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仓子下里忆乡愁 红豆林间觅相思

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

2020-06-30
张柳青 0   |   1

 有“南粤绿色心脏”之称的平远县上举镇内,“隐居”着一个高山上的客家乡村——畲脑村。每当秋冬时节,畲脑村四面环绕的山野里,红似火的枫叶和枝头上成熟的红豆为村子添上浪漫的色彩。在春夏时节,山野云雾氤氲,山头薄雾缭绕,又好似人间仙境。不同时节,畲脑村总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500多年前,江西寻乌县吴姓族人向南避难,行走至平远境内时,发现群山环绕中的一块平地,资源丰富、御敌条件好且景色秀美,便定居此处,从此仙境中有了人烟。十多年前,隐秘在大山中的村庄逐渐被背包客们发现,绝壁、飞瀑、古树、相思红豆林让这个绿林深处的竹篱瓦舍有了更多人踏足。而今,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畲脑村已渐成景点,难得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着与世无争的心境。

  山野中最高的村庄

  阴雨连绵的春季,记者一行从平远县城出发,开着小汽车往东北方向走,绕着曲折的山路,经过数公里人烟稀少的山林,来到畲脑村时,目之所及皆为烟雾弥漫中忽隐忽现的山头,黄砖灰瓦的平房在绿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瞩目,空气中是雨后青草的香味。

  “畲脑是个风格独特的村庄。”畲脑村村书记吴中杰说,畲脑村三面环山,这些海拔八九百米的高山把村庄半圆式地围了起来,村中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水流北方,与周围山峰走势(北高南低)形成反向协调。“据说平远县第一任县长王化首次从仁居路过畲脑时说‘畲脑高山出平湖,文峰绕山庄,形似架上金盆,出人定不同凡响’,这句话就说出了畲脑村的峻秀与灵气。”

  “畲脑村”意为山野中最高的村庄,“畲”代表外地迁往山里的人,而“脑”则有最高处的意思。喜爱研究历史的村民吴叙勋告诉记者,5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因饥荒南迁,从江西省寻乌县吴畲来到此处时,发现这里物产丰富,依山傍水,适宜居住,便在此处定居下来。因为思念家乡,先人在为村子取名时,留下了“畲”字,而此处海拔高,便以“脑”字象征位于其他村庄的“头部”。“村子海拔500米,有些住得高的村民甚至是在海拔七八百米高的地方。”吴叙勋说。

  畲脑村的海拔比南、北、西面的洋背、麻楼、鹉鹧溪高出约250米,比东临的上举村高出约100米。群山环绕、地势偏高的地理位置让畲脑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平远县内有一广为流传的俗语:“畲脑过高,有水唱歌”,形容位于高处的畲脑水资源十分丰富。这话的原句是“畲脑过高,有水唱歌;东石过低,么水润溪”。这来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大旱。一位神仙扮成衣着褴褛的老乞丐,手持拐杖,周游村寨。行至东石某处,见一妇女挑水迎面走来,便上前施礼说:“大嫂子,做回善事吧,讨点水解渴好吗?”那妇人见他这般模样,不屑地说:“天大旱,滴水贵如油,哪有这么远挑水给你喝的道理?”仙人没有讨到水喝,便向前走。来到畲脑,又见一妇人在挑水,便向这位妇人讨水。妇人并未嫌弃老者,只对他说,深山里的水冷,喝了会肚子痛,家里煮了茶,到家里喝,便领着老人回到家中。

  仙人十分感动,喝过茶后,走出妇人家门外,举起手中的拐杖用力点地,所点之处顿时滚滚涌泉,形成水塘。“水塘被称为仙水塘,就是大畲水库的上游。”吴叙勋说。

  此外,畲脑村也有丰富的林木、花卉、食用真菌、中草药等植物资源,兽、禽等动物资源和铀、锰、铅、锌等矿产资源。“人迹较为罕至的地方能看到野猪、刺猬、狸猫、狐狸、穿山甲等动物。”吴中杰说。

  旅游资源大宝库

  因远古的火山运动造就了畲脑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俗语“有被么袄,吾敢上畲脑。”“麻竹、龙眼吾上三断岌(畲脑旁的山)。”说的就是畲脑气温比其他村庄低。吴中杰介绍,村中年平均气温仅有18.8摄氏度,而年平均降雨量则是1700毫米。体感温差相差较大,昼夜温差明显大于周围村庄。

  村域内的山林面积15755公顷,占畲脑总面积的95%,林业曾是村民经济的重要来源。当时,伐木斧声时时在空谷回响,大树砍了,小苗补上;小树刚长,大树又砍了。如此循环往复,林农苦苦劳作却又无法富足。

  2006年,广东省一支科考队进山考察,专家组确认这里是“物种宝库、粤东明珠”,次年被批准为省级“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这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才意识到,这个“山旮旯”的地方实则为自然资源集聚的宝库。

  幽深的峡谷、飞流直下的大瀑布、漫山遍野的红豆林、上百年的枫树、近千年的“五福松”,先天的旅游资源优势让畲脑村名扬驴友圈,村民们也逐渐意识到砍伐树木不如将其保护起来,营造良好的环境,欢迎外来客。2014年,畲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美丽的畲脑村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驴友口中“魂丢仓子下”的仓子下村。

  “枫林尽染群山醉,仓子下里忆乡愁。”仓子下村是畲脑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庄内仅有不到50户人家。从畲脑村出发,要经过一段盘山公路才来到峡谷深处的仓子下村。仓子下村内多为砖瓦平房,记者刚到村庄时,天空下着濛濛细雨,村民穿着斗笠在田地里劳作。小溪从村旁穿流而过,远处依山而建的几处房屋为统一的湛蓝屋檐和白色砖房,黄毛小狗摇着尾巴追着屋舍前的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像是对此处的描述。

  仓子下因村里有一个高而平顶的大山,貌似谷仓而得名。峡谷红豆林间的农家,将红豆视为宝。每年红豆熟透、“枫情”似火的12月,当地人都要举办“仓子下红叶节”。秋意愈浓,仓山红叶色愈深,热情的仓子下人打糍粑、磨豆腐、榨茶油,兴高采烈地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当地人重要的节日之一。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畲脑村也积极挖掘人文资源,物化成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区别于梅州传统的半圆式围龙屋,畲脑村里的民居以上下堂为主。吴三立故居、吴应祥故居皆为上下堂式,村委将其粉刷装修后,打造成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

  中西结合的建筑——柳庐也为驴友们所津津乐道。柳庐初建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近百年历史,为民国时期实业家吴柳庐所建,在传统上下堂的基础上溶入西洋风格,为上八下四,左边一横,横屋北有吊脚楼。全屋共20间4厅,下堂外有过道,大门在屋西,大门左右有古对联,远看柳庐就像一艘将启程的大船。

  奖学金鼓励族人求学出山

  “桃源幽美胜仙境,宝地耕耘宜精勤。”美如世外桃源的畲脑村,同时也是人才辈出之地。

  畲脑村人普遍具有冒险精神,如今村中近三成人在外闯荡,而外出谋生的传统从古就有。明清时期,天灾人祸较多,畲脑村村民同样深受其害,因此村里常有人外出谋生,有的已在异国他乡定居,繁衍后代。为了便于外出的裔孙,年深日久后问祖寻根,确认自己的祖生地,村中长辈们商议出了一条巧妙的办法:在村里的大神坳下北侧,离大神位约60米的上坡处路上,用12条花岗岩石条铺结,每级为一块石条,始末两级则铺结两条石条。形成了一段12块石条十级的石砌路,称之为“十级石阶”。

  石阶建筑独特,寓意深长。村里人告诉记者,它象征着十天干、十二地支之意。寄予畲脑吴氏在村里的和远在他乡裔孙,四季平安、丰衣足食、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

  凡外出远门的村中族人,离村之前都必须去看看那段石砌路,牢牢记住其特征,并需要向子孙传授。待日后畲脑吴氏外迁后裔回故土探亲或村内后裔与外迁后裔联系时,彼此均以石级为标记。

  虽然畲脑村位偏村小,但十分重视教育。民国时期,村子里最好的建筑便是小学学校。1911年,族人以股份制形式在村里兴办了华宝厂,从事铁器铸造业。厂主为了鼓励村里的族人多读书、多深造,便成立了奖学金,奖励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的同族学生们。奖学金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村里的集体资金将给予这家2000—5000元的奖学金。

  奖学金制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畲脑人,小小的畲脑村人才辈出,其中以吴三立和吴应祥最为著名。

  “吴南王北扬学界,东湖笔下翰墨香。”1897年出生的吴三立是华南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精通古典文学,有文字、音韵、诗词、经学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十余部。他不但学术造诣很高,而且在诗词书法方面均有颇高成就,深受海内外学者好评。上世纪60年代被日本书法家称为当代中国七大书法家之一。

  同时代的吴应祥被尊称为“国兰泰斗”,他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对园林观赏植物、园林研究、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卓有成效。一生致力于中国兰花研究事业的发展,除了出有《国产兰花研究》《兰花》《兰花种子繁殖》《花卉词典等》著作外,还从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观赏园艺卷、生物卷的编撰工作,在国内外兰花界有巨大的影响力。

  “虽然外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村民仍保持着朴实的天性,热情好客、善良淳朴。”吴中杰说,时代在变,但村里约定俗成的村风却传承至今。“‘善良好客、好学向上、孝顺爱家’就是畲脑吴家的家风。”

  畲脑村的故事

  故事一

  兄弟易居,各得其益

  吴姓六世祖吴千生显宗、显祖二子。为了利于扩大家业,让家族兴旺,显祖携带家人迁往东石镇锡水村居住。畲脑村自古有长子不能移居的惯例,所以长子显宗理所当然地留在畲脑村居住。

  几年过去后,两家人的家庭经济生活均不如意。兄弟俩碰头商议,决定互换居住地看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后来,显宗迁往东石锡水,而显祖回到畲脑村。此后,兄弟两人果然家业渐起,各有得益。畲脑村里的人问兄弟俩这是为何呢?后来人探究其中的原因,得出结论,锡水村水田种稻,以露晒相兼为好(称晒锡水),显祖勤劳,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精耕细作,田水充足,反而使水稻生长不良。而显宗因为比较懒,在畲脑村山高水冷日照短的地方,不精耕细作,农作物长得也不好。

  显宗迁至锡水后,偷懒中稻田缺水,露晒助长了水稻,反而收成好。回迁畲脑后的显祖辛勤地耕田管山,家业自然越来越好。因此,畲脑村传下了“兄弟易居,各得其益”的趣闻。这也告诉后人,要因地制宜,要因时因地而异。

  故事二

  建三官堂纪念三位父母官

  明朝崇祯皇帝时期,上举地区相继出现三名地方官员为百姓减少苛捐杂税。

  三名官员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们,募捐集资在畲脑兴建了“三官堂”,以祭拜三位父母官,并告诫子孙后代要记得三人大恩,学习三人清正廉明,为当地百姓着想的行为。清朝时期,三官堂曾在村人的支持下,两度扩建修缮。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官堂逐渐被村人遗忘,而后被改建为村舍。去年,喜爱研究历史的村民吴叙勋和吴其浪根据县志记载找到了三官堂遗址,并在附近挖出了三官堂建造、修缮的碑文。“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对吴氏有恩之人应被后人铭记。这也是告诉本村子孙,要做个光明磊落、多助人为乐的人。”吴叙勋说。

  畲脑村村书记吴中杰介绍,他们将择机修缮碑文,并希望能复原“三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