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壮乡民歌听不完 国企书院

2019-05-29
爱村游 0   |   1

用声音感受文字的美丽|朗读者 蒋文



1.1965年的老电影《地道战》,让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广为人知,这项壮举是从单一的躲藏发展为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而这种战术,在几百年前的广西就已经出现过,还是更为开放的“露天版本”。

 

2.广西钟山县龙道村有着700余年历史,是中原汉民族与南越土著民族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变异干栏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封闭、密集。



清末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特别是广西。当时龙道村经常受到贼寇的骚扰抢劫,百姓常处于动荡与不安之中。为了防御匪乱,一些稍富的村庄纷纷筑墙修楼,龙道村古民居群主要也就是这一时期所规划建立起来的。龙道村古民居一户多门家家相连相通,处处是闸门与门楼,从村前到村后,足不出屋即可通达,有利于相互联系与照应。且整个古民居群炮楼分布得体,巷道曲折复杂,门道众多,利于逃避与防御。可以说,匪徒一旦进了村子,不仅容易迷路,也非常容易遭到伏击。这与地道战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妙。

 

3.龙道村奇特的建筑规划是它得以冠上“南越门户”的美名,但是除了军事防御功能之外,龙道村的“石联”壁画、灰塑和隔屏雕花使得这个古村极富人文气息。石联的来历也有一番故事。明末时,龙道村出了一个陶举人,但时值清军入关,不愿意为清廷效力的陶举人放弃了荣华富贵和权势,毅然归隐。村里人不理解,笑他傻与痴。陶举人却不以为然,开始办起私学,教书育人。等到他的桃李纷纷成才,村民们才开始体会陶举人的良苦用心。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举人,也为了体现自己读书明理,崇尚儒文化的诗礼家风,在建造房屋时,在自己的石库门框上刻上对联,精心营造了这个文化氛围,从而有了这家家户户刻以对联的靓丽风景。


4.龙道村古民居建筑群不但将民间传统的军事防御纳入整个古民居建筑建设规划中,还将特定时期的艺术特色、人文精神、人文思想融入生活,融入建筑而使其得以延续,让后人从其历史文化现场和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使人有一种回归的真实找回故乡的感觉。龙道村古民建筑群的保存就是研究清代岭南民间军事防御、文化状况、艺术水准、氏族关系、阶级划分的可读、可视、可触的物化史料。

 


  

参考文献:陈晓林.南越门户上的一座神奇古村落[N].中国文物报,2005-04-22(003).

 

朗诵 • 蒋文 │音乐 •  Shardad Rohani - Connie's Butterfly

 编辑 •  陆严肃  蒋文 │摄影 •  来自红豆社区-红绿兰

◆◆        朗读者        

蒋文,期待因为声音而涨粉的小透明,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木有此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