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滩上的西芦村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西芦村

2020-07-02
张百记 0   |   1

源远流长的西芦村

西芦曲村人多、地多,靠汾河岸,在古滩上,是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大村落。大村落的源在何处?根在哪里?生辰何时?年龄多大?这些疑问,民间是这样回答的:

五千年前,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 流水哗哗,波涛滚滚,时而狂奔直泻,时而涓涓细流,弯弯曲曲。两岸杂草从生,芦苇飘摇,河滩茫茫,形成水泊,几户人家,择水而居,捕渔打猎,撒播种子,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岁月流逝,年复一年,繁衍生息,传宗接代,人群增多,由于依据地理位置特征,也不知哪个老古人,把居住在这里的人群,冠名“芦曲村”。日月更替,星移斗转,居住人群越来越多,与日俱增,由于居住分散,住在“芦曲村”东边的称“东芦曲村”,住在西边的称“西芦曲村”,这就是西芦曲村的根,这就是西芦曲村的源,这就是西芦曲村的年龄,大约五千多岁吧。

关于西芦曲村的古老,民间还有这样的美丽传说:

尧王太子丹朱喜好骑马射箭,一天, 他要外出远游,临行前,请先生占卜,以断吉凶,先生告知:“从卦像上看,今日是屡卦,意为脚踏薄冰,胆战心惊,危难迹象,不宜外出,改日可否?不然,过不了三曲(芦曲、孙曲、王曲),定要落马身亡。”丹朱不悦,我不过三曲,乃我何如?他不听先生告知,于是,像往日一样,带领随从,由伊村出发,跃马扬鞭,飞奔而行。此时,小麦刚收,天气炎热,树叶枯卷,道路扬尘,大马气喘吁吁,汗流满身,本该歌息,稍候而行,丹朱哪肯,就这样跑了半个时辰,只见前面树木环绕,有一村庄,停了下来,差人一问,此村是“芦曲”(芦曲村名在四千多年就出现了)丹朱为之惊,想起占卜先生直言,勒马时休息,另打主意,决定改变游玩路线,过河西行,走过一段泥滩路,穿过一片茂密林,踏过一片绿草地,行至一村落,打听一问,方知此地是“孙曲”,此时,丹朱吓得毛骨悚然。失魂落魄,心想,“三曲”已过了两曲,第三曲千万千万不能再过了,不然就没命了,告之随行,咱们不向西行,直往北走,过了一弯,上了几道坡,渡过了一道小涧河。行了二里多路,树林北端显出一村落,此村正是“王曲”,丹朱听,不好不好,心想恶运即将来临,一时头 昏眼花,心神错乱,浑身发软,手脚不听使唤,鞭杆落地,栽下马来,倒地身亡。后来人们将他葬之于落马之地,建起太子坟墓,南北长15.5米,东西宽为13.2米,丘高5米。而今此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image002.jpg


西芦曲村门楼(2004 年建)

西芦曲村简称西芦村、芦曲。《临汾市志》上,对西芦村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城北 20 里,元朝年间,建广禅寺,已毁。洪洞县广胜寺有一“广禅寺”牌匾,镶有“西芦曲村”四字,由此证明, 广禅寺就在西芦村,距今 700 余年。

《临汾市志》对西芦曲村还有这样的文字记载:600 多年前的明代,西芦曲村有一高僧——慧文禅师,俗名成录,早年剃度为僧, 到处化缘,筹集银两,重建七佛岩。庙宇辉煌,佛像金妆,禅师静坐,打禅修炼,潜心研习佛经,脱离红尘,浏览于清泉白石之间, 修身养性,作天际之人。

千百年来,西芦曲村没有出生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没有文官武将,没有古老的建筑,给我们留下的只是四五千年的传说, 六七百年的文字记载。这些,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轻淡的一笔,大海中小小的一滴,微乎其微,不足挂齿,不管怎么说总算为后人探索西芦历史渊源留了点蛛丝马迹、雪泥鸿爪,是探索西芦历史的珍贵资料。西芦村古人没有气吞山河、叱咤风云的本领,我们没有理由怨天怨地,责怪古人,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西芦古人千百年来能把西芦曲村传承沿袭下来,据此,我们心也足矣。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时空变换,沧海桑田。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时光飞到了共筑中国梦的崭新时代。现在的西芦村,位于北纬 36° 6′ 36′′ , 东经 110° 30′,海拔 421 米,地处尧都区屯里镇西北,东与沟上村、东芦村相接,南与贾村、屯里、东高河、西高河一路之隔,西依汾河,与淇村隔河相望,北与韩村地界相连,境内交通方便,滨河路穿境而过,五个线路公交车可直达市区。 西芦村是个祖居村、杂姓村、大村庄,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约占屯里镇 12 个自然村的六分之一。2016 年,全村有 3328 口人,人均年收入 11080 元。 西芦村人心眼好,性格直,能吃苦,有霸气,让人不让理,让钱不让话是西芦人显著的人格魅力。

记得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汾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中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这是一首对汾河的赞美之歌。记得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隔山不算远,隔河千里远。”诉说的是过河的艰难,似乎是对河水的指责和抱怨,又是对在汾河两岸行船、搭桥的希望和期盼。在很多年前,临汾古都从南至北,最早设有杜家庄、西门、西芦三个渡口点,西芦渡口是其中之一。从此,汾河两岸的人来往方便,过河的人多了,西芦渡口有了名,西芦渡口伴随着西芦的村落而设立,西芦村也伴随西芦渡口的有名而名声远扬。

渡口,俗称“河头”,从业人员称“开河头”的,人们可以乘船或在木桥上通过。船有大小之分,桥有硬桥、软桥之别,用木船搭的桥称软桥,用木头搭的桥称硬桥。搭软桥容易,几只船只连接起来,铺上木板即为软桥,而搭木桥就比较难,它是一项复杂的水利工程,每年中秋节后,就要做好搭桥的准备,要选择水流急,岸口窄的地方,要购置搭桥的材料,松木檩条若干根,长 4—5 米, 直径 20 厘米以上,木板,长 3 米多,厚度 5 厘米以上。另外,还要 8 号铁丝、趴钉、钉子、绳索等。搭木桥是苦力活儿、技术活儿, 整个木桥要形成一体。最后,在桥头上要铺高粱秆、填土、修路。 搭木桥,关键的是要打好木桩,打桩需要人多、心齐,有专职说唱 人员,要求嗓门高,有韵味儿,没固定台词,要见景生情,临阵发挥,语言幽默风趣,能振奋精神,提高士气,现将西芦村搭桥号子歌摘录于下:

    嘿咋,嘿咋,嘿嘿咋,嘿嗨嘿嗨,嘿嘿嗨。

    大家都听着哟,两手抓绳索哟。

    大家一条心哟,全身都使劲哟。

    谁要不使劲哟,就是小龟孙哟。

    小日本就是坏哟,到中国来捣乱哟。

    烧杀又抢掠哟,黑夜把鸡摸哟。

    大家都齐心哟,把小日本撵出村哟。

    今年搭桥早哟,木桩要打好哟。

    大家都操心哟,小心脑袋飞哟。

    谁也别躲懒哟,躲懒是软蛋哟。

    河边来了个妞哟,眉眼就是好哟。

    小辫脑后翘起哟,脸儿嫩腿儿白哟。

    能看不能眊哟,能瞅不能瞧哟。

    能看不能抱哟,小心闪着腰哟。

    谁要不听话哟,拳头挨几下哟。

    快快加把油哟,谁也不说累哟。

    快快加把油哟,还有一两根哟。

    打完就吃饭哟,酒肉在等待哟。

    伸手划两拳哟,把酒喝个完哟。

    嘿咋——嘿咋——嘿咋嘿——

木桥竣工当天,邻村头面人物携带厚礼祝贺,搭桥全体人员列队烧香磕头,放鞭炮,供酒,面对河神祈祷:

河神河神你听着,木桥已经搭成啦,您的恩德永不忘,,我们永远记心上,求你保估行人、车辆过桥平安又顺当。

西芦渡口建起来了,随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渡口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西芦渡口为临汾解放运送物资木门、木板、粮食、衣物、棺木。据记载,为解放临汾而牺牲的英烈,装殓的棺木,大多都是从西芦渡口运过去的,西芦渡口为临汾解放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1952 年,临汾县委有一份紧急通知,需立即送到河西,当时, 正值汛期,汾水激流,河浪滚滚,一泻千里,船不能行,紧要关头, 重任在肩,西芦渡口水手马宗民同志临危受命,他胆儿大,水性好, 心也细,只见他沉着冷静,脱掉衣服,头系羊肚白毛巾,把紧急通知夹在毛巾内,跳入河水中,一会儿用撒水,一会儿用踩水,咬着牙,闭着嘴,乘风破浪,半个小时后,把紧急通知送到对岸,圆满完成了任务,向政府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关键时候的西芦渡口,这就是关键时候的西芦人。

1953 年暑期,临汾县中学生统一考试,地址在临汾城,当时汾水翻涨,水深流急,河西学生过不了河,学生愁容满面,家长捶胸顿足,误了考期,将使考生失去难得的机会,其他渡口都不敢行 船,难煞人也。此时,西芦渡口挑选最好的水手,凭着超人的胆量, 扬帆起航,水手们不畏艰险,奋勇前行,搬动船浆,一前一后,一 上一下,一抑一扬,船儿前行,他们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咬着牙, 屏住呼吸,终于绕过急流险滩,把学生送到岸边,学生和家长如履 薄冰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水手们也露出了欣喜的笑脸。

在村里戏水,西芦人一般不称游泳,而说“洗刮”,西芦渡口的建立,在河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会戏水的男性几乎达到了70%以上,而涌现的溪水高手也越来越多。1954年,西芦村村负责人沈占元,接到临汾县委通知后,带领11个水手到闻喜县水头镇救灾; 1962年,西芦作为临汾县唯一的代表队,参加了临汾地区的游泳比赛; 1971年7月16日,西芦30余名少儿参加了临汾县体委组织的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5周年的活动,这一场场的比赛,一场场的活动,为西芦人民增了光,为西芦人民添了彩。如果没有西芦渡口,西芦人民可歌可泣的事情,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西芦渡口的建立,为汾河两岸搭起了桥梁;西芦渡口的建立,使汾河两岸人可以自由往来,物资可以对流,信件可以传递;西芦渡口的建立,可以使两岸人同心同德,手牵手,肩并肩,阔步迈向光辉灿烂的明天。我为西芦渡口高歌,为西芦渡口喝彩,为西芦渡口祝福,为西芦渡口谱写美好的诗篇。

人提人愁的穷村落

1990 年拍摄的电视剧《古滩》上有这么一个耀眼的镜头,西芦村一少女到临汾城红卫路一百货商店,售货员拿起一个发夹,说 8 分钱一个,很便宜,这一少女摇了摇头,摆了摆手,示意不要, 售货员说,这肯定是西芦人,穷得买不起,一个很普通的售货员都知道西芦是个穷村落,说实在的,西芦村穷得确实在临汾县有了名。

上世纪 60 年代初,全国连续三年处于困难时期,国民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物资贫乏,少吃没喝,西芦村也没有摆脱这一困境。 三年之后,满以为灾难即将过去,曙光就在面前,谁知,一“病” 未愈,一“病”又生。1964 年,对西芦来说是一个不祥的年代, 恰似“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暴雨不断,普雨连连,道路泥泞,水深 10 厘米左右,农田水深 15—20 厘米,雨水又无力排除,到处茫茫一片,致使西芦村 885 亩小麦严重减产,706 亩秋庄稼被淹,几乎颗粒未收。汾水也不睁眼,大肆咆哮,河涛滚滚, 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水量加大,水速急剧加快,致使 120 余亩玉米、高粱、棉花田塌陷;水位不断上升,漫过河坝,进入村庄, 大有淹没村庄之势;靠河边居住的几户人家叫苦连天,忙于收拾家什,准备搬迁。西芦人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人无粮,畜没草,村庄又要被淹,怎么办?西芦人是活生生的人,总不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总得为生活寻觅一条出路,于是,一偷、 二拾、三搬迁。

image004.jpg


古滩上的西芦曲村(李天良绘画)

一偷:夜间,小伙儿、姑娘,还有妇女,拿上镰刀,背上挎篓, 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到附近村落偷苜蓿,苜蓿本是牲畜饲料,西芦人哪能顾得上这些,饥不择食,偷回家中,煮上蒸上充饥,填饱肚皮,谋求保住生命。

二拾:深秋季节,几人接成一队,背上背篓,拿上铁铲、口袋, 到数十里外的乔李、大阳、洪洞淹底一带拾红薯充饥。

三搬迁:背井离乡,搬迁村外,这是临汾县在西芦的工作队队长吴英锐同志为西芦人支的招,搬迁是上级的安排,是集体行为。 1964—1966 年间,西芦村先后有 4 户人家搬迁到李子角村,有 28 余户人家搬迁到大阳公社王雅村、老母村,有 12 户人家搬迁到段店公社的李堡村,一个仅有 328 户,1523 口人的村庄就有八分之一的户、八分之一的人流离失所,远走他乡,这不能不说是西芦村 历史的极大悲哀。

在搬迁的日子里,笔者正在临汾三中高中班读书,对这些事情还有些耳闻和感知,搬迁的情景太凄凉了,离家的情怀太悲酸了, 搬迁的时候生产队派上胶轮马车,好多好多的亲邻为搬迁户抱破旧的被褥,提破旧的锅盆碗瓢,拿布丁的衣服和几件少棱没角的农具, 滚动空空的粮缸、水缸,把这一切生活必用品装在生产队的胶轮马车上,只见搬迁户全家老少,坐在车里,愁眉苦脸,默默抱成一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妇女拍拍抱在怀里的孩子,让他乖乖听话, 女人失去了笑容,男人闷闷不乐,吸着旱烟锅,一句话也不说,他们本不愿意离开这个村、这个家,而又不得不离开这个村、这个家, 马车在泥泞的路上缓缓而行,送行的人站在路边,久久都不愿意走开,搬迁户也向送行的亲邻招招手,点点头,心中说:我们还会回来的,我们的心永远没有走,这是最真诚的表白,这是对西芦永久的留念。

西芦村一偷、二拾、三搬迁的名声在社会上越传越远,一些文人墨客纷纷编出“西芦村,没吃的,跑到邻村偷苜蓿”;“西芦村,没院墙,蛤蟆爬到锅岸上,咯哇咯哇喝面汤”;“西芦村,没吃喝, 笼里没有黄窝窝”;“西芦、西芦,提起来发愁”;“西芦小伙帅得多,就是找不下好老婆”......等谚语,作为一个西芦人,听到这些传言,脸上无光,倍感寒酸,西芦人饥寒交迫的穷日子真的会永远永远的不发生改变吗?人总有求生的欲望,穷则思变,出卖苦力, 干点累活,苦出个样来,让世人看看,这就是西芦人的选择。

出卖苦力的西芦人

出卖苦力,干点重活,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人力拉煤、打土墙,打土坯,赚点钱,得点最低的生活保障,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

拉煤是官话,拉炭是土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这里的拉煤特指是用小平车人力拉煤。旧时,是牲畜拉车,而今要用人力拉车, 能吃苦的西芦人也像骡马牛驴一样,就老老实实地人力拉煤拉车吧。

上世纪 60 年代,为了生计,西芦人拉上小平车常到河西丈八口煤矿、亢村煤矿、卧龙垣煤窑、乔沟煤窑拉煤。拉煤时一般是上午或晚间行走,带上干粮,维修车辆工具,麻袋等,一程三四十里, 需五六个小时,上四五十个坡。到煤矿后,买上煤票,人多煤少, 只好等候,住旅店需花钱,只好在地里过夜,热天还好说,冬天熬夜就难,天寒地冻,身上打战,不过,每个煤矿都有炼焦的煤窝, 只好铺上麻袋,睡在煤窝旁边烤火取暖,第二天拉上煤,到临汾城、 乔李、大阳一带叫卖,当时煤价便宜,1000 斤只需四五元,拉一趟煤要两天时间,可赚四五元钱,为了赚钱,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 磨破了多少双鞋,流过多少汗。

土墙比砖墙简单、廉价。旧时、农宅住房院落、牛棚、菜棚以及一些单位,为了保护材展,防止外盗,常常筑打土墙。

打土墙是西芦人常干的苦力活之一,是集体作业,需6—8人, 土墙一般长 2.5 米左右,高 2 米有余,上窄下宽,下方 50 厘米左右, 上端 40 厘米左右。打土墙时,首先要夯实基础,两边竖起引体木板, 木板两侧用绳索绑捆墙杆。然后,用铁锨给框里装土15厘米左右, 用铁硪夯实,两边各加一杆,再填一层土,再夯一遍硪,三根墙杆 轮回交替。夯硪是技术活儿,打、压、旋转等动作要融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墙体又结实,外形又美观,就这样,上上下下,反复20 余次,用土3立方米左右,三四千锨填土才能堆起,而他们的生活,只是“窝窝头儿,一苗葱,几碗开水往下冲”,你说这样的活儿劳累辛苦吗?通过辛苦的劳作,平均一人一天可打一堵土墙, 赚到 3—4 元钱,供一家人勉强生活。

打土墙时,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打墙杆,上下翻,这是打土墙的工序,从这句话中,联系到社会现象,也让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如同墙杆一样。该上时就上,该下时就下。既能上,也能下,如不然,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只能是自讨苦吃,社会上这样落水下马的人还少吗?

受苦习惯了的西芦人,好像不知道什么是苦,“苦”字对他们来说,好像失去了原来的意思,而他们认准的死理儿只有 4 个字, 即:苦尽甘来。打土坯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般人是不愿干这活的,而西芦人选择了这一行业,无怨无悔。

土坯,俗称胡墼,是旧时建房的主要材料。打胡墼,即打土坯, 其工具有铁锨、木板、土坯模型、土坯锤,木板模多为枣木制作, 实在,硬朗,不易变形,土坯锤是石头的,底面平整,形状有方有圆,上镶木柄,重约 6—8 公斤,土坯有大、中、小几种类型,一 般长 28 厘米,宽 18 厘米,每块重 4—5 公斤左右。

打土坯的程序大致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把土翻好,洇水;二是 模型内撒入炉灰,预防泥土粘连,铲土,用脚踩踏;三是用锤击打, 其节奏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十一下为宜,其声音像 打击乐一样,雄浑有力,轻重交替,快慢交叉,富有韵律,如有几 个人在一块打土坯,其声音更是此起彼伏,悦耳好听;四是将土坯 摞起。摞土坯要有方法技巧,一般 500 块一垛弧形,一垛摞 7 层, 从第二层开始,每块压 2—3 块,相互压茬,这样不容易倒塌。人常说: “会打不会摞,塌了就一垛。”这就说明摞土坯的重要性了。

打土坯的定额一般为每天500块,需将2立方米的土移动3次, 每打一块土坯,都是一次艰辛的付出,要弯腰,躬身屈膝,脚步移 动,全身活动,体力消耗,劳累程度可想而知。打土坯的最佳时间为农历二八月,天气不冷不热,白天稍长。就这,打上一阵就会满手磨成白泡,浑身发热,满头大汗,不由得脱掉外衣衫裤。最累的算是暑天了,人热得不可开交,打起土坯来身上几乎是一丝不挂,常常是肩上搭一块毛巾,边打边擦,擦了又打,汗水浸入眼内,流入口中,咸咸的,整天的劳累,一到晚上才觉腰酸腿疼,四肢麻木,浑身无力,很快就会进入梦中。

上世纪 60 年代初,当时被称为“社员”的农民,外出打土坯 称为搞副业,要得到生产队长的同意,方可外出,否则是搞资本主义, 打 500 块土坯,工值 1 元,8 角钱交给生产队,生产队给记 10 个工分, 其余 2 角钱归个人所有,社员把这 2 角钱掂了又掂,算了又算,狠不得将1 分钱分成两半来花。一垛土坯,500 块,一垛土坯 1 元钱, 一块土坯才 2 厘钱呀,真是少得可怜。就这,甘愿受苦的西芦人, 并无怨言,起早贪黑,年复一年打土坯。

上世纪 70 年代,打一垛土坯的工值增加到 3 元,除给生产队交 2.5 元,生产队给记 10 个工份外,社员个人可得 5 角钱补助,这时, 才敢喝 3 分钱 1 碗的米汤,吃 6 分钱一个的饼子,1 角钱一碗的汤面, 西芦人太辛苦了,西芦人的生活太清贫了。

西芦村是临汾县有名的“土坯村”,西芦的土坯从河东打到河西, 从农村打到城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一支庞大的队伍,所有男劳力几乎没有不会打土坯的,更重要的是,西芦人打的土坯结实, 面平棱正,货直价实,西芦人的土坯,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人们的信任,人们的尊重。1976 年南焦堡村有 5 户人家建房,这 5 户人家的土坯全是西芦人打的,从此南焦堡人和西芦人结下友谊。同年秋天,临汾机械厂需用 30 万块土坯建围墙,土坯已打好 25 万块, 突然雷声隆隆,黑云密布,一场大雨眼看就要来临,西芦人急急忙 忙。寻找草席、麦杆、布匹遮盖,用木板,木柱支撑唯恐土坯倒塌, 血汗白流,前功尽弃,谁知,一连下了几天大雨,城内好些旧房、 旧墙都已倒塌,而西芦的土坯还完好无损,此事,感动了机械厂负责人,他说,西芦的土坯就是结实,今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土坯全部倒塌,我们也照样结算工钱,决不让受苦人吃亏。

土坯的用处除建房、建围墙外,在当地还有一种习俗,人去世后的棺木内,须放 7 块土坯,有左三右四放置的,也有左 2 右 3 后 2 放置的,起到保护稳定的作用,取入土为安、平平安安之意。

土坯的使用比泥巴墙前进了一步,土坯在房屋建设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上世纪 80 年代后,土坯已由青砖完全代替,旧房留存的土坯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东西, 反而越是觉得珍贵,越觉得应当怀念。土坯虽不再生产了,然而打土坯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永在,“咚咚咚”,打土坯强劲有力的声音 永存,西芦村不畏艰苦、坚忍不拔、丰满厚实、面平棱正的品质永传。

县委书记的点子村

上世纪 60 年代,临汾县驻扎在西芦村的工作组向李春芳副书记汇报说:西芦村有 1700 多口人,1000 亩地,还有 100 多亩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有 100 多亩园地被汾河水冲塌,粮食产量低,过不了“黄河”,跨不了“长江”,全村一年吃国家救济粮 20 多万斤, 是个人无粮、马无草的穷村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村中一片混乱, 人心涣散,村内矛盾重重,干部勾心斗角,相互扯皮,不少村民还 卷入到临汾城“3.18”和“1.26”两个派别当中,两派势不两立, 相互批判揪斗,打架斗殴事端屡有发生,是全县有名的“乱”村子。 全村大街小巷,道路坑坑洼洼、高高低低,遇到雨天,胶轮马车把 道路压成一道道二三十厘米深的壕沟,道路泥泞,人行走也不方便, 小轿车根本开不进村,人们一提西芦就发愁,我们把西芦搞不下样 子,你不让我们干了,我们都不去西芦。

听完汇报后,李春芳副书记心事重重、忐忑不安,他想,这是真的吗?而后亲自到西芦看了一看,情况确实如此,怎么办?他想, 自己作为中共临汾县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面对西芦村的现状能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吗?能眼看着西芦村就这样长期的“穷” 下去、“乱”下去、“烂”下去吗? 1970 年,他带领临汾县委及农业局、文化局等 20 多人,怀着改变西芦村面貌、让西芦村人民 打个翻身仗、过上好日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上铺盖卷,蹲点在西芦村,带领干部、群众学习,了解村情,访贫问苦,同社员一口锅里吃,一个院落住。

改变西芦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要找出贫穷落后的根源—— 思想封闭,目光短浅,看不到西芦村地理位置优势,找不到由穷变富的路子,没有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思想观念。县委书记李春芳,了解到西芦村曾于1967 年 从泊庄公社孔家庄引进莲藕,并先后在第七、第一生产队进行了一二亩地的种植试验,效果很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大面积的土地从何而来,这是一道难解的题,高瞻远瞩的李春芳书记,知道西芦村有广阔的荒滩地,多年来没有开发利 用,他想,如果把荒滩地重新规划,积极开发,然后种上数百亩甚至上千亩莲菜,那村庄在经济上很快就会打一个翻身仗,1971 年, 李春芳书记在西芦村 600 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响亮提出了“大战汾河滩,荒滩变良田,敢教西芦换新天”宏伟目标,为人民指明 了前进的方向,群众为之一振,心里豁然开朗,连连点头,拍手叫好。

昔日河滩下湿盐碱、坎坷不平,杂草丛生,只长荒草不长田。 县委专业技术人员绘制蓝图,把河滩规划为“四路五方”,即:团结路、红旗路、备战路、青年路,路路相通,路路都有五方田。根据规划图纸,干群一起,先修路,路旁栽杨树、柳树,曾记得县底 镇伸出友谊之手为西芦村无偿赠送 1000 株垂柳,后整田,铲除杂草, 用平车、用担筐平田整地,男女老少都出阵,拉的拉,推的推,首批开发滩涂 1000 余亩。1973 年大片种植,当年收入 30 余万元。 莲菜,俗称莲藕,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内有管状 9 个小孔,花叫荷花或莲花,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籽。 种莲菜,也叫压藕、压莲菜,是体力活儿、细活儿,要平整好土地,要有非常充足的水源。西芦靠汾河,又建有抽水机机台,能满足这 一条件,藕坑长 60- 70 厘米,宽 25- 30 厘米,深 15 厘米左右, 放上莲菜育种,埋上土,即时浇灌,莲菜管理简单,保持常有水, 及时拔草、撒肥,亩育种 600- 700 斤,亩产 3000- 4000 斤。

挖莲菜很辛苦,尤其是冬天更加劳累,大地结成厚厚一层冻土, 深 10- 15 厘米,要将这层冻土去掉,谈何容易,要消耗很大的体 力,用铁棍、铁锨打开几个窟窿,撬开冻层,然后采挖、挖时要小心翼翼,用小铁锨挖、用手刨,只恐擦破藕皮,截断藕节,外观不好看,自然卖不到好价格。挖莲菜出工早,收工迟,平常需五六个 小时,甚至更长,肚子饿了,小商小贩就会把麻花、饼干、面包、 饮料、苹果送到你跟前,西芦人干脆利索,不讲价钱,因为每天挖 莲菜,每天卖莲菜,每天口袋里都有钱。

莲菜挖回之后,洗干净在临汾市场销售,而大量的是发往忻州、 灵石、太谷、太原、大同等地,有的还发往北京、内蒙。西芦的莲菜有其显著特点:白、嫩、脆、甜,口感特别好,有一远方的客人品尝到西芦莲菜之后这样说:莲菜是下酒的好菜,一桌宴席上,如果没有酒水都可以,但千万不能少了西芦香甜脆美的莲菜。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会完全苟同,但至少可以体现莲菜在他心中的分量。

莲菜有多种制作方法和吃法,可凉拌,可热炒,可加工制成藕粉, 好喝极了。作为“莲菜之乡”的西芦村,对莲菜还有一种独特的制 作方法,即是将莲菜切成圆片,油炸,用红糖糖汁搅拌,撒上芝麻,晾干色泽黄橙油亮,吃起来像鸭梨 一样,清脆甘甜,美名 “藕梨”。

莲菜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 道美菜,年节,老人祝 寿,还常常国务委员陈俊生、副省长郭裕怀视察西芦曲村莲菜基地当做亲朋互赠的厚重礼品,不仅这样,莲菜还是中草药,全身都是宝,荷叶可消暑利湿,升阳止血,莲籽可益肾补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莲籽心可以清心,去热止血,涩精。莲菜的生物特征,世人皆知——藕断丝连,出淤泥而不染。

1972—1989 年间,西芦开发滩涂 2000 余亩,人均 1 亩莲菜地, 年收入 500 余万元。临汾县委书记李春芳在为西芦开发滩涂,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 并未放松园地的生产管理,带领公社、大队干部群众实施“水、肥、土、 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方针,科学种田。粮食年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西芦由 1971 年吃国家救济粮 10 万斤,发展到 1975 年向国家贡献 30 万斤小麦;1976 年向国家贡献 50 万斤小麦。西芦村种植莲菜,增加了经济收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种小麦获得丰收,夺得商产,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然而,村中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更是泥泞难走,直接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李春芳书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为民排忧解难。在他的安排下, 1977 年 6 月,从村北至南修了一条长 1500 米、宽 8 米的柏油路。 这是临汾县农村的第一条柏油路,是西芦村多年来史无前例的工程, 村民拍手称快。曾记得,道路竣工的当天,西芦村威风锣鼓铿锵铿锵敲打起来,成群结队的村民,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搭着肩、拉 着手、抬着头、挺着胸,走在了宽敞的崭新道路上,步伐坚实有力, 人也显得年轻了。他们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词汇去表达心中的喜悦,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对李春芳书记的感谢,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说:“李书记好,李书记,真好!”

西芦村在李书记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又穷又难的村子变成了全县有名的先进村、典型村,西芦威风鼓锣敲起来了,西芦人民舞台建起来了。西芦村变样了,富足了,有钱了,一时间邻村漂亮的姑娘纷纷到西芦择偶结缘,村干部急着到西芦寻经探宝,屯里公社组织的农业学大寨敢教荒滩变良田现场观摩会在西芦曲村百人威风锣鼓队西芦连连召开;报社记者来了,西芦走在最前头的通讯报道——《西芦跃马争上游》,在《临汾报》头版头条刊载。1989 年,国务委员陈俊生在山西省副省长郭裕怀以及市、乡领导的陪同下,视察西芦村莲菜基地,走在宽阔的河滩路上,边走边聊边指点,只见路两

旁的柳树弯腰,杨树拍手,渠水发出欢快的响声,一望无际碧绿的莲叶起起伏伏,随风飘荡;荷花喷出芳香,真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看到这一切,国务委员陈俊生情不自禁,发出了“不是西湖,胜似西湖”的赞叹。西芦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1978 年,李春芳书记结束了在西芦村的蹲点工作,他为西芦人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他离开西芦的时候说:“我走的时候, 不带西芦人民的一针一线,连身上的土都要打干净。”多好的书记啊,西芦干部群众围着他的车,紧紧握住他的手,热泪盈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李春芳在西芦蹲点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肯定,人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李书记,有一首歌曲《县委书记下乡来》歌词是这样的: “向阳那个花花向阳开,县委书记下乡来,还没进村,先下地,汗水和咱流在一起,心思和咱想到一块,问寒问暖问生产,对咱群众最呀最关怀。”这是对李春芳书记的真实写照,这是对党的优秀干 部的褒扬和嘉奖。

李春芳同志离开了西芦村,后任的临汾县委领导接过李春芳的接力棒,带领县委领导、屯里公社领导,上下一起,齐心协力,带领西芦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使西芦的工作一步步向前。这一 切的一切,西芦 2000 余口人铭记在心,永久不能忘怀。1989 年, 西芦村北边建有一长 10 米、宽 5 米的照壁,绘制了西芦村发展的蓝图,照壁两侧镶刻一副藏头联“和风拂汾水平田百顷启拓龙年振 伟业,春雨润碧莲芳香千秋留得成功致富路”(注:联内藏有临汾县委书记李春芳、刘和平、屯里乡委书记赵留成、潘齐[启]龙的大名),这是永久的历史丰碑,是西芦人民的肺腑之言,是对为西芦出过力流过汗的各级领导的眷恋,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永久留念。

1997 年 1 月 27 日,李春芳同志因患心肌梗死,与世长辞,2 月 2 日,举行追悼会,随之在临汾市殡仪馆火化。是日 10 时许, 送行灵车至高河桥处,西芦村干部、群众、锣鼓队等 150 余人,早已等候在那里,只见曾任大队长、不善言谈的梁金奎同志,两眼含泪,急切走在灵车前,两臂一字型伸开,挡住灵车,总不想让李书记离开。村党支部郭书记郭东保,是李春芳书记一手培养长大的, 与李春芳书记关系甚密,情深意长,他泪流满面,两手趴在棺灵上, 不停拍打,口中不断呼唤:“李书记,醒来吧,再到西芦住几年。” 还有好多好多的群众,尤其是年长的妇女,站在灵车前,围住灵车, 久久不愿离开,一遍又一遍地祈祷:“李书记,睁睁眼,再回西芦住一段。”头系白毛巾的锣鼓队,代表西芦两千余口人,为李书记 祝福,伴随着灵车走了三四里路,一路上边走边敲,边敲边走,一 直敲到临汾市殡仪馆,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句句肺腑之言,九 泉之下的李春芳同志一定会看到,一定会能听到的。放心吧!李书记,安息吧!李书记,你虽驾鹤西归,命归西天,但功德永存,遗 志常在,西芦人民一定会高高擎起你用心血和汗水树立的旗帜,在 尧都大地上迎风飘扬。

《古滩》电视剧全国播放

西芦村在县委的领导下,干群一起,艰苦创业,同心协力,从贫穷走向富裕,成了临汾市改革开放的典型村、引领村,成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村。1990 年 7 月 16 日,临汾市屯里乡人民政府(甲方)与山西电影电视制片公司(乙方)协议,联合摄制两集电视剧《古滩》。协议指出,电视剧本由乙方负责编写。待甲、乙双方审阅通过后方可投入拍摄,所需七万元资金,由甲方负责筹集,电视剧版权属甲、乙双方所有,乙方要在 1990 年 12 月内完成制作,并送山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

《古滩》电视剧剧本 107 页,35000 余字,反映了上世纪 60 年代西芦人偷苜蓿、吃野菜、背井离乡的苦日子,揭露了西芦妇女没有婚姻自由、父母包办、换亲的旧风俗,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芦人民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包产到户、开发荒滩、种 植莲藕走上富裕的美好生活。

《古滩》电视剧以西芦为背景,主演生产队大队长建设的原型是时任西芦村党支部书记郭东宝,公社书记安定国的原型是时任屯里乡党委书记潘齐龙,压藕技术员梁万金的原型是西芦村能写会算的马宗禹,走出家门,创家致富的存良的原型是西芦村能刻会画、 能创业的梁有成,群众演员是西芦人。西芦的老旧宅、窄小路、车、 马、水井、荒滩地以及临汾鼓楼边的百货商店、市场等都是拍摄的场景。

1990 年 12 月《古滩》电视剧完成制作,并在西芦大队院落内首次播放。那是 12 月下旬的一天,当天下午大队高音喇叭广播:“今天晚上,《古滩》电视剧要在大队院内上演,望大家早早喝汤,快去观看。”听到这一消息,西芦村沸腾了,村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男女老幼喝完汤,拿上凳子,早早等候在演出剧场,序幕刚一播出,看到一望无际的滩涂、杂草丛生,绿蒲黄蒿,苍劲的古树, 扭曲的枝杆,裂纹深刻的树干,树干下三个男孩手拉手转圈舞蹈, 有一妇女披头散发,背着草筐,手持镰刀,准备去偷苜蓿;有一赤脚男孩,拉着小平车,车内放着陈旧的被褥、衣服、锅碗瓢盆,后人推着,一副远离他乡的凄凉景象,看到这里,人们心酸了,流泪了,西芦人真是恓惶。

影片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 人们边看边议论, 边指划,这是大队书记郭东宝,那好像压藕技术员马宗禹,那定是公社书记潘齐龙,那是梁有成,那是张家的闺女,那是梁家的少男,那是郭家的宅院,那是全村的泥泞路,那是范家的骡、马、牛,那是荒草田,他们看到了真实的西芦,充满忧伤忧愁。

影片的尾声,是西芦人喜气洋洋,辆辆拖拉机装满 了小麦,飞驰在平坦的大路上,送交爱国粮的画面。是外地客商驾驶着大卡车到西芦来采购莲菜,运往异地他乡的场景。《古滩》 电视剧的播放,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全省、全国人知道了西芦村,认识了西芦人,西芦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人见人愁变成人见人喜,人见人爱,人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西芦村,了不起!西芦村,好样的!

《古滩》电视剧播放了,西芦村搬上了银幕,西芦人登上了大雅之堂,这是西芦人最大的欣慰和自豪,这是党和人民授予西芦村最美的金牌和奖章。《古滩》电视剧无疑是党改革开放政策开出的朵绚丽之花,是各级领导带领西芦人民真抓实干,勇于开拓取得的宏伟业绩,它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为后人书写西芦历史埋伏下重重的笔。